[实用新型]石油钻井机用可移动式钻台排管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75868.3 | 申请日: | 2016-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257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0 |
发明(设计)人: | 翟惠宁;鞠云忠;沈庆华;杨明阳;杨发禄;王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瑞奥智能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9/14 | 分类号: | E21B19/14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7107 | 代理人: | 罗文远 |
地址: | 257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石油 钻井 机用可 移动式 钻台 机器人 | ||
1.一种石油钻井机用可移动式钻台排管机器人,其特征是:包括履带式底盘(10)、升降台(20)、回转台(30)、伸缩臂(40)和电磁抓手(50),所述履带式底盘(10)通过液压动力站提供动力行走功能,同时集成液压动力站和电控箱;升降台(20)安装在履带式底盘(10)的中部,提供动力升降功能;回转台(30)安装在升降台(20)上侧,提供动力回转功能;所述伸缩臂(40)的一端连接在回转台(30)上,另一端连接电磁抓手(50),并且控制电磁抓手(50)的进退动作;所述电磁抓手(50)作为最终的执行部件,可以通过电磁效应吸附固定管柱,实现对管柱的精确移位和排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油钻井机用可移动式钻台排管机器人,其特征是:所述的履带式底盘(10)包括履带行走单元(11)、底盘主梁(12)、电器控制箱(13)、液压动力站(14),在两组履带行走单元(11)之间安装底盘主梁(12)和液压动力站(14),后部空间安装电器控制箱(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油钻井机用可移动式钻台排管机器人,其特征是:所述的升降台(20)包括升降台底座(21)、回转台安装座(22)、剪式支腿(23)、升降油缸(24)、滑槽(25)、支腿滑轮(26),所述剪式支腿(23)设有两对,每对铰接成X形,上下左右分别形成四个支点,下侧两支点与升降台底座(21)连接,上侧两支点与回转台安装座(22)连接;升降油缸(24)一端铰接于升降台底座(21),另一端铰接于剪式支腿(23)上,通过升降油缸(24)的伸缩,使升降台(20)产生动力升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石油钻井机用可移动式钻台排管机器人,其特征是:所述的剪式支腿(23)下侧的连接方式为:一个支点与升降台底座(21)铰接,另一个支点连接到位于滑槽(25)内的支腿滑轮(26)上,形成直线滑动副,上侧的连接方式与下侧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油钻井机用可移动式钻台排管机器人,其特征是:所述的回转台(30)包括回转底座(31)、伸缩臂安装座(32)、大齿圈(33)、回转液压马达(34)、驱动齿轮(35)、轴承(36),所述回转底座(31)与伸缩臂安装座(32)通过一对轴承(36)连接成可自由回转的结构,回转液压马达(34)安装于回转底座(31)上,大齿圈(33)固定于伸缩臂安装座(32)下侧,回转液压马达(34)通过驱动齿轮(35)与大齿圈(33)的啮合,带动伸缩臂安装座(32)实现动力回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油钻井机用可移动式钻台排管机器人,其特征是:所述的伸缩臂(40)包括伸缩臂座(41)、主臂(42)、副臂(43)、副臂平衡臂(44)、抓手平衡臂(45),抓手平衡杠杆(46)、驱动油缸(47),所述主臂(42)下端与伸缩臂座(41)铰接,上端同时与抓手平衡杠杆(46)和副臂(43)铰接,副臂(43)下端与电磁抓手(50)铰接,副臂平衡臂(44)下端与伸缩臂座(41)铰接,上端与副臂(43)铰接,抓手平衡臂(45)共两件,其中一件两端分别与伸缩臂座(41)和抓手平衡杠杆(46)铰接,另一件的两端分别与电磁抓手(50)和抓手平衡杠杆(46)铰接,驱动油缸(47)一端铰接到主臂(42),另一端铰接于副臂(4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油钻井机用可移动式钻台排管机器人,其特征是:所述的电磁抓手(50)包括抓手固定座(51)、抓手偏摆架(52)、电磁铁(53)、管柱滚轮(54),
电磁铁(53)拥有两个呈现V形夹角的表面,在电磁作用下表面产生吸合力以抓取管柱,电磁铁(53)每个吸附面的上下两端均安装有管柱滚轮(5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石油钻井机用可移动式钻台排管机器人,其特征是:所述的
抓手偏摆架(52)通过两个相互垂直的自由转轴分别铰接于抓手固定座(51)和电磁铁(53),可以使电磁铁(53)实现两个旋转自由度的偏摆。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石油钻井机用可移动式钻台排管机器人,其特征是:所述的电磁铁(53)重心位于两个转轴的正下方一段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瑞奥智能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山东瑞奥智能设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7586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六点压接模具
- 下一篇:P型PERC双面太阳能电池、组件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