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脉带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76845.4 | 申请日: | 2016-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485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郑永强;柏轲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杰仕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132 | 分类号: | A61B17/132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51221 | 代理人: | 王芸,熊晓果 |
地址: | 610213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天***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脉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压脉带。
背景技术
在静脉穿刺前,医护人员通常在患者穿刺处的上部通过打结束缚一条弹性的压脉带,多为橡胶管,以减缓该处静脉血液回流,使局部血管充盈便于穿刺成功,同时可便于抽取足够的静脉血;在穿刺处需要将橡胶管快速牢固打结,防止穿刺过程中橡胶管脱落,其弹动带动穿刺处皮肤组织以及肌肉组织晃动,与针尖摩擦促动神经给患者带来痛苦;因此需要医护人员掌握橡胶管快速牢固打结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市场上出现了便于快速打结的压脉带,其橡胶管连接有一个卡扣头,使用时将卡扣头置于患者穿刺处如手臂,然后将橡胶管拉紧并绕穿刺部位一周后牢固卡接于卡扣头处,达到快速紧固的目的,即便是新手也能轻松使用该压脉带。
但是,现有快速打结压脉带的卡扣头接触患者皮肤,在橡胶管绷紧卡接于卡扣头后,卡扣头明显挤压皮肤组织,使患者接触部皮肤与卡扣头棱边相互摩擦造成挫伤,使患者感到不同程度的疼痛,解除橡胶管束缚后皮肤红肿,存在明显印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现有快速打结压脉带的卡扣头接触患者皮肤,在橡胶管绷紧卡接于卡扣头后,卡扣头明显挤压皮肤组织,使患者接触部皮肤与卡扣头棱边相互摩擦造成挫伤,使患者感到不同程度的疼痛,解除橡胶管束缚后皮肤红肿,存在明显印痕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压脉带。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压脉带,包括卡扣头和橡胶管,所述卡扣头包括:
基座,包括底面和若干个侧面,所述底面为弧面结构;
卡接部位,设于所述基座上,包括第一卡口,所述橡胶管管身适配所述第一卡口,并可拆卸的卡接于所述第一卡口;
连接部位,设于所述基座上,所述橡胶管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部位;
其中,所述第一卡口的开口与连接于所述连接部位的所述橡胶管端口适配,即所述连接部位在所述基座上的位置与所述第一卡口在所述基座上的位置对齐,所述弧面结构弯向所述第一卡口的开口。
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压脉带,在卡扣头置于患者穿刺部位处时,接触患者皮肤的是其上的弧面结构的底面,该底面与皮肤光滑接触,同时在将橡胶管绷紧后卡接于卡接部位上第一卡口时,卡扣头受到橡胶管压力会向压入橡胶管一侧倾斜,由于弧面结构弯向第一卡口的开口,所以卡扣头倾斜时会沿着弧面结构转动,弧面结构凸起部分填充和阻隔了第一卡口底部与橡胶管之间的缝隙,使皮肤尤其如老年人松弛的皮肤,不会因为在橡胶管摩擦力带动下卡入第一卡口与橡胶管之间的缝隙中,从而导致皮肤受伤,也不会挤压皮肤,卡扣头弧面结构与皮肤滑动不会造成挫伤,并且该弧面结构与皮肤接触面积大,受橡胶管绷紧后压强小,不会造成解除橡胶管束缚后皮肤红肿,印痕也容易消散,该压脉带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推广。
优选地,所述底面包括第一弧面和第二弧面,所述第二弧面弯曲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弧面弯曲方向,所述第一弧面弯向所述第一卡口的开口。
采用这种结构设置,橡胶管绷紧后卡接于卡接部位上第一卡口时,卡扣头受到橡胶管压力会向压入橡胶管一侧倾斜,即会沿第一弧面转动,与第一弧面垂直的第二弧面相较平面结构,能够增加其与皮肤接触的面积,减小压强,增加其与皮肤接触的舒适度。
优选地,所述底面和每个所述侧面之间设有倒角结构。
采用这种结构设置,将底面和每个侧面交界的棱边倒角,防止底面接触皮肤时,棱边割伤皮肤,减小卡扣头与皮肤间的相互摩擦,是该压脉带使用时不易对皮肤造成挫伤。
优选地,所述第一卡口为U型槽,所述U型槽的端部设有倒角结构,所述U型槽的开口间距小于两倍所述橡胶管的壁厚,以便所述第一卡口卡紧所述橡胶管。
优选地,所述卡接部位包括第二卡口,所述第二卡口设置于所述第一卡口旁侧,所述第二卡口的开口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卡口的开口方向,所述第二卡口的开口位置不高于所述第一卡口的中心。
采用这种结构设置,在橡胶管紧绷卡接于第一卡口后,将橡胶管垂直翻折再卡接于第二卡口,限制了橡胶管收缩回弹的曲张力,有效保证橡胶管卡接后不松张、不脱离,同时第二卡口的开口位置不高于第一卡口的中心,使橡胶管受力方向偏向第一卡口的槽底,橡胶管不会从第一卡口滑脱。
优选地,所述第二卡口的槽体是由进口到出口从大到小的渐变过渡槽体,所述进口尺寸与所述橡胶管外径相匹配,使所述橡胶管平铺进入所述第二卡口,所述出口尺寸小于两倍所述橡胶管的壁厚,以便所述第二卡口卡紧所述橡胶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杰仕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杰仕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7684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蚌类、蚬类及螺类进行原位生物监测的多功能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生物监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