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嵌管式间歇供冷装置及其调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77059.6 | 申请日: | 2016-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076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闫健;隋学敏;李桂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1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61200 | 代理人: | 陆万寿 |
地址: | 710064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嵌管式 间歇 装置 及其 调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节能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嵌管式间歇供冷装置及其调控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辐射系统大致分为三类:辐射冷却板(RCP)、嵌入式表面冷却系统(ESCS)和热激活建筑系统(TABS)即内嵌管式围护结构辐射供冷系统,又称混凝土辐射系统。
内嵌管式围护结构辐射供冷系统也称为TABS系统(Thermally activated building system),其管道内嵌于围护结构如混凝土板中。该系统由于较高的舒适度和较低的能耗在工程应用中日益增长。由于其结构部件的高蓄热能力,运行控制不同于常规空调系统。内嵌管式围护结构供冷构件的蓄放热特性使得间歇调节具有优越性,其冷延迟特性可使间歇运行的围护结构供冷系统在保持室内温度稳定的基础上发挥其节能效果。
针对内嵌管式围护结构辐射供冷系统现有工程案例的分析,其控制方式较单一,大多采用常规辐射供冷系统的控制方式即工作时间开启,不工作时间关闭,对于内嵌管式围护结构辐射供冷系统采用常规的控制方式并不能有效发挥该系统的优越性和节能潜力,由于结构部件的高蓄热性能,当房间内外扰发生变化时,室内温度不能及时响应,因此人员舒适性并不能得到有效保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内嵌管式围护结构辐射供冷系统目前控制方式不能充分发挥结构部件的高蓄热性能及夜间过冷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内嵌管式间歇供冷调控装置及其调控系统,该间歇供冷调控装置不仅可以充分发挥该系统的优越性和节能潜力,而且可以有效保证人员的舒适性,对于办公建筑尤其适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内嵌管式间歇供冷装置,包括分水装置,分水装置一端与进水管连接,另一端与多路供水支管入口连接,供水支管出口与供冷回路的一端连接,所述供冷回路镶嵌在围护结构的混凝土中构成辐射供冷板,供冷回路的另一端连接回水支管,集水装置将多路回水支管汇集,输出一路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出口与循环水泵的进水管连接。
所述循环水泵采用可以实现间歇启停控制功能的循环水泵。
所述围护结构包括混凝土主体结构、矿物棉、水泥砂浆及抹平层,所述矿物棉设置在混凝土主体结构和水泥砂浆之间,水泥砂浆上层设置有抹平层。
所述辐射供冷板设置在房间顶层围护结构中。
所述供冷回路由供水支管往复排列形成,管间距为150~200mm。
所述单个供冷回路总长≤120mm。
所述供水支管和回水支管为交联聚乙烯管。
一种对内嵌管式间歇供冷装置进行调控的系统,包括设置在辐射板表面的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房间中的第二温度传感器和露点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露点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DDC控制器的不同输入接口,DDC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循环水泵的控制信号接收端。
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供冷辐射板表面温度并将采集到的温度信号实时传递至DDC控制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室内空气温度并将采集到的温度信号实时传递至DDC控制器;DDC控制器用于接收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露点温度传感器传递的温度信号,并将接收到的温度信号与整定值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输出控制信号以控制循环水泵的启动或停止,进而控制室内温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构成供冷回路的管道直接埋在围护结构主体中构成辐射供冷板,使混凝土成为空调装置的一部分参与房间热环境耦合作用,而传统空调末端形式直接与房间空气进行热交换,没有利用混凝土的高蓄热性能,辐射供冷板利用供冷回路所携带的冷量首先与周围混凝土进行导热传热,混凝土吸收冷量后再与房间进行辐射换热,可有效降低房间围护结构表面温度,增强人体和围护结构表面间的辐射换热,进而调节房间温度,可获得较高的舒适性,对于人员上下班规律的办公建筑,内嵌管式围护结构辐射供冷系统可以充分利用夜间低廉电价,同时也为使用夜间室外温度较低所获得的免费冷源提供了潜在可能性。
所述循环水泵采用可以实现间歇启停控制功能的循环水泵,进行间歇供冷,可以在满足室内人员舒适度的条件下,节约能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770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检测功能的温度调节装置
- 下一篇:外科缝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