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植物藻、浮游动物和鱼类一体化培养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77934.0 | 申请日: | 2016-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966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程钟;薛银刚;蒋少杰;蔡继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环境监测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3/04;A01G33/00;C12M1/12;C12M1/36;C12M1/38;C12M1/34;C05F3/06;C02F9/12;C02F101/12;C02F103/20 |
代理公司: | 贵阳派腾阳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2110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21300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植物 浮游动物 鱼类 一体化 培养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培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植物藻、浮游动物和鱼类一体化培养设备。
背景技术
近10年来,我国江河、湖库的富营养化严重,“水华”现象时有发生,且呈逐渐恶化的趋势。水体突发性污染事故是指在瞬间或短时间内大量排放污染物,对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和破坏,给人民的生命和国家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的恶性事故。它不同于一般的环境污染,具有发生突然、扩散迅速、危害严重的特点,有些甚至污染物不明。各种突发性事故以及化工厂的不正常运行都会导致不可预知的水体污染事故。有毒和危险化学品向水环境的意外泄露,不仅会对人类造成重大危害,对生物的生存形成威胁,更会破坏水生态系统平衡。有效的水质预警技术不仅可以降低突发性环境污染物对水生态平衡的破坏,更有利于保障人类饮用水的安全。
目前,国内外科研工作者已经将生物运动作为检测对象,进行水体突发性污染事故的在线生物预警研究。生物可以通过行为调节机制保持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在一定环境胁迫下,生物行为反应是生物对外界和内部生理变化的外在体现。因此,通过监测生物行为变化实现水体突发性污染事故的在线安全预警是非常有研究前景的生物预警监测技术。常用的试验生物有植物藻、浮游生物、鱼等,因此对这些试验动物进行规范的饲养管理也成为整个监测环节不可或缺的一个单元。但是试验生物培养条件各异,单独培养耗时耗力,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现需要一个可以多种生物一体化培养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植物藻、浮游动物和鱼类一体化培养设备,能够实现多种生物一体化培养,省时省力。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植物藻、浮游动物和鱼类一体化培养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养殖模块、投饲模块、水循环过滤模块、肥料处理模块、电子控制模块,所述的养殖模块包含浮游动物养殖箱、植物藻养殖箱、鱼类养殖箱(13)、微滤膜、智能水温调控及水质检测仪;所述的投饲模块包含饲料储备箱、肥料储备箱、草履虫繁殖箱、投饲管Ⅰ、投饲管Ⅱ、投饲管Ⅲ、阀门Ⅰ、阀门Ⅱ、阀门Ⅲ、照明灯;所述的水循环过滤模块包含水循环过滤器、水气两用泵、加热器、传感器、消毒器、磁化器、水管Ⅰ、阀门Ⅳ、三级过滤器、进水管、阀门Ⅴ;所述的肥料处理模块包含发酵箱、阀门Ⅵ、水泵、废渣出口、水管Ⅱ;所述的电子控制模块包含电子控制器、电源开关、阻断开关、电线;所述养殖模块和所述投饲模块通过所述投饲管Ⅰ、投饲管Ⅱ、投饲管Ⅲ相连;所述养殖模块和所述水循环过滤模块通过所述水管Ⅰ相连;所述投饲模块、水循环过滤模块、肥料处理模块通过所述水管Ⅱ相连;所述电子控制模块通过所述电线控制整个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浮游动物养殖箱、植物藻养殖箱、鱼类养殖箱是通过微滤膜并联的,其中所述的植物藻养殖箱位于中间位置;将三种生物通过微滤膜隔开培养,防止了混养会出现鱼类处于食物链顶端这样不平衡的局面也方便取用,将植物藻放在中间位置,植物藻产生的氧气可均匀的通过微滤膜传递到浮游动物和鱼类的养殖箱,同时浮游动物和鱼类产生的二氧化碳也可被中间的植物藻吸收。
进一步的,所述的水循环过滤器中的过滤介质从左往右依次为粗滤棉、活性炭、生物球;可过滤固体杂物,吸附有害细菌等,保证水质优良。
进一步的,沿水流方向所述的水管Ⅰ上依次串联所述三级过滤器、加热器、消毒器、磁化器;所述三级过滤器通过所述进水管连接在所述水循环过滤器和气水两用泵之间,所述传感器设在所述加热器外部,所述消毒器可为紫外线消毒灯;消毒器可以起到灭菌的效果,保证水体质量;磁化器可是水分子磁化成小分子,促进水体生物的生长。
进一步的,所述的三级过滤器中的一级过滤介质为PP棉、二级过滤介质为活性炭、三级过滤介质为除氯球;可除去自来水中的杂质和氯,减少溶解性固体总量,降低水中的电导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环境监测中心,未经常州市环境监测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779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单向开启纳潮进水闸
- 下一篇:一种海洋水产品养殖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