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路水路组合式轴承润滑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78009.X | 申请日: | 2016-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385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8 |
发明(设计)人: | 侯卓琴;冯艳琴;任茂林;马丽;李永慧;王金松;郭文文;陈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船重工电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N7/40 | 分类号: | F16N7/40 |
代理公司: | 山西华炬律师事务所14106 | 代理人: | 陈奇 |
地址: | 030027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路 水路 组合式 轴承 润滑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轴承润滑系统,特别涉及一种设置在电机壳体上的电机轴承润滑系统。
背景技术
对于高负荷,高转速的发电机的滑动轴承,其润滑方式一般采用外部强迫润滑方式,但是外部强迫润滑方式需要用户在系统现场建立稀油站,稀油站体积大,造价高,安装空间大,目前,新型的润滑方式是在发电机上安装独立的润滑装置,但整个润滑系统的冷却结构复杂,对于水冷的润滑方式,还必须额外增加一套水路循环系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在电机壳体上设置的电机轴承润滑系统,解决了润滑系统结构复杂和油水冷却分离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
一种在电机壳体上设置的电机轴承润滑系统,包括电机壳体、发电机空水冷却器、电机轴承盖出油口和电机轴承盖进油口,在电机壳体上分别固定设置有油水冷却器和油泵,油泵通过出油管与电机轴承盖出油口连通在一起,油泵的出油口与油水冷却器的进油口连通在一起,油水冷却器的出油口通过过滤器和回油管与电机轴承盖进油口连通在一起,油水冷却器的进水口通过冷却水进水管与发电机空水冷却器连通在一起,油水冷却器的出水口通过冷却水出水管与发电机空水冷却器连通在一起。
在回油管上设置有油压表。
本实用新型的整套系统简单可靠,省去了用户的水路系统,降低了设备成本,提高了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进行详细说明:
一种在电机壳体上设置的电机轴承润滑系统,包括电机壳体1、发电机空水冷却器12、电机轴承盖出油口2和电机轴承盖进油口9,在电机壳体1上分别固定设置有油水冷却器5和油泵4,油泵4通过出油管3与电机轴承盖出油口2连通在一起,油泵4的出油口与油水冷却器5的进油口连通在一起,油水冷却器5的出油口通过过滤器6和回油管8与电机轴承盖进油口9连通在一起,油水冷却器5的进水口通过冷却水进水管10与发电机空水冷却器12连通在一起,油水冷却器5的出水口通过冷却水出水管11与发电机空水冷却器12连通在一起。
在回油管8上设置有油压表7,对油压进行实时检测。
本实用新型采用一种将油路循环系统与水冷却器集成的装置,通过电机驱动工作泵实现滑动轴承润滑油路的强迫流动,以带出滑动轴承产生的损耗,再通过与水冷却器的热交换将润滑油带出的损耗交由冷却水带出。滑动轴承的润滑装置的冷却系统和发电机的冷却系统,形成组合式润滑系统,都安装于发电机上,占用空间小,具有运行可靠、体积小、安装便捷等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船重工电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船重工电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7800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反转驱动涂油工具
- 下一篇:一种液化天然气气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