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水循环的鱼塘水质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78621.7 | 申请日: | 2016-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900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1 |
发明(设计)人: | 杨雄;周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三零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3/04 | 分类号: | A01K63/04;C02F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2560 重庆市铜梁***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水循环 鱼塘 水质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水循环的鱼塘水质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渔业行业特别是一些个体鱼塘养殖智能化水平低,单单依靠人力来进行养殖。比如鱼塘中对水体酸碱度的测量,水体可能因为后期投料过多、酸性土质的分解、酸雨等原因发生水体过酸过碱的现象,而且这种情况是随时可能发生的。现有的调节水质的方法一般采用注入新水,这需要依靠人力的检测,费时费力而且不够环保,浪费水资源,一旦水体变质或者人为管理的差错,对鱼类的生长会造成很大的损伤,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基于水循环的鱼塘水质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基于水循环的鱼塘水质设备,包括循环池,所述循环池与鱼塘之间设置有集污池,所述集污池与鱼塘连接处设置有水闸,所述集污池与循环池连接处设置有过滤网,所述循环池的顶部设置有池盖,所述池盖上靠近集污池的一侧设置有循环水泵,所述循环水泵出水口连接有第一水管,所述第一水管延伸到鱼塘内,所述循环水泵进水口连接有第二水管,所述第二水管延伸到循环池底部,所述池盖上设置有开口,开口上设置有活动池盖,所述活动池盖底部固定有两根绳索,两根绳索上分别连接有增氧机和浮板,所述浮板上安装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连接有转轴,转轴穿过浮板,且转轴端部设置有搅拌轮,所述池盖上远离循环水泵的一侧并排设置有PLC控制器、碱室和酸室,所述碱室和酸室的底部均设有连通到循环池内部的管道,两个所述管道的出口均安装有电磁阀,所述池盖的底部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靠近端部处依次排列有酸碱度传感器、溶氧度传感器和水位传感器,所述循环池底部的一侧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水闸、电磁阀、酸碱度传感器、溶氧度传感器和水位传感器均与PLC控制器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水管和排水管上均设置有水阀。
优选的,所述池盖的开口周围设置有凹槽,所述活动池盖卡在凹槽内。
优选的,所述集污池靠近水闸一侧设置有渔网。
优选的,所述碱室和酸室均设置有一个活动顶盖。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基于水循环的鱼塘水质设备,有益效果在于:鱼塘内的水从集污池流入循环池,垃圾和杂污被过滤掉,并集中在一起易于处理,循环池内有增氧机,提高水体的溶氧度,且在水流动过程中由于水位落差也会增加水体的溶氧度,池盖上设有碱室和酸室,调节水体的酸碱度,循环池内设有搅拌轮,使池内的水质更均匀,池内还设有水质相关的传感器,通过PLC控制各部件工作,节约人力且能实时监控,整体采用水循环设计,环保节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基于水循环的鱼塘水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鱼塘1、第一水管2、水闸3、循环水泵4、第二水管5、循环池6、池盖7、PLC控制器8、碱室9、管道10、酸室11、电磁阀12、支架13、酸碱度传感器14、溶氧度传感器15、水位传感器16、排水管17、浮板18、搅拌电机19、搅拌轮20、增氧机21、活动池盖22、过滤网23、集污池24、渔网2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一种基于水循环的鱼塘水质设备,包括循环池6,循环池6与鱼塘1之间设置有集污池24,集污池24与鱼塘1连接处设置有水闸3,集污池24靠近水闸3一侧设置有渔网25集污池24与循环池6连接处设置有过滤网23,鱼塘1内的水经过水闸3流入集污池24内,渔网25阻止鱼随水流出,之后水经过过滤网23流入循环池24内,水内的垃圾杂物等异物留在集污池内,方便集中进行清理。
循环池的顶部设置有池盖7,池盖7上靠近集污池24的一侧设置有循环水泵4,循环水泵4出水口连接有第一水管2,第一水管2延伸到鱼塘1内,循环水泵4进水口连接有第二水管5,第二水管5延伸到循环池6底部,循环水泵用于将循环池6内的水抽回鱼塘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三零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三零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786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快速实现弯管件内壁打磨的平整机构
- 下一篇:一种管体内外同时打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