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有加速结构的微球成型反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79019.5 | 申请日: | 2016-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625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徐文峰;廖晓玲;肖文谦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J19/00 | 分类号: | B01J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1331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速 结构 成型 反应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球成型反应器,具体讲是根据乳化法制备微球的原理,将水油相反应集中于微型反应器中的一种有加速结构的微球成型反应器。
背景技术
常规药物微球是一种粒径在微米级的小球,作为液晶间隔物、药物载体、酶载体等,它的应用非常广泛。传统的乳化法制备微米微球的步骤繁琐,其最终利用搅拌速度来剪切形成微球,涉及浓度、温度、加入速度、搅拌速度等多个参数,工艺控制难度大,微球大小难以控制。
为解决这一难题,实用新型了一种微球成型反应器,在传统的乳化法的基础上设计新型反应器,实现将水油相反应集中于微型反应器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是,一种有加速结构的微球成型反应器,由“Y”型管和毛细管组成,其特征在于:“Y”型管包含圆形反应管和相连接的排出通道。圆形反应管的内径D是排出通道内径d1的3倍以上,两者之间呈“Y”字形圆柱形漏斗状相连。短毛细管一、长毛细管、短毛细管二,共3根毛细管竖直平行,管壁靠管壁排列,安装在“Y”型管的圆形反应管内部,并封闭圆形反应管这端的开口,保证密闭不漏水。在圆形反应管内部,从圆形反应管内部3根毛细管的开口处,到“Y”型管的排出通道的连接口处形成反应混合区域。所述“Y”型管的圆形反应管的内部加工安装一个漏斗形的引流加速结构,引流加速结构的斗型引流管的外壁与圆形反应管的内壁封闭连接,漏斗锥形角α≤45°;引流加速结构的加速直行管的长度H3≥20H1,且开口线不到圆形反应管的反应混合区域直径开始缩小的区域,避免直径缩小影响引流加速结构的功能。引流加速结构设计目的和功能,是设计主要通过计算,保证引流加速的实现。流体从3根毛细管注入,通过“Y”型管圆形反应管的反应混合区域,进入斗型引流管,在加速直行管中加速,然后流入剩余的反应混合区域,最后通过排出通道排出。
优选的,所述长毛细管竖直平行排列在短毛细管一和短毛细管二中间,以满足实验中短毛细管一和短毛细管二的管道内液体相同,与长毛细管的管道内液体不同。短毛细管一和短毛细管二开口线平齐,与长毛细管的开口线共同相距H1的距离。所述长毛细管能够调整插入“Y”型管的长度,即能够调整H1的尺寸大小。这样设计能够根据实验的原材料浓度、粘度、流速等参数,灵活调整H1的尺寸大小。所述圆形反应管的反应混合区域从长毛细管开口到直径开始缩小的连接处的长度H2,H2≥20H1。设计保证反应混合区域具有充足的空间。
优选的,所述短毛细管一、长毛细管、短毛细管二的内径d2尺寸相同;“Y”型管的圆形反应管的内径尺寸D≤50d2。设计主要是保证实验微球成型的必要的剪切力。
上述方案的优点在于,微球成型反应器的圆形反应管为微球成型提供空间,将水油相反应集中于微型反应器中,能够实现简单、快速制备微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结构的主要参数标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Y”型管;2.圆形反应管;3.短毛细管一;4.长毛细管;5.短毛细管二;6. 反应混合区域;7.排出通道;8.斗型引流管;9.加速直行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图2、附图3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说明。
具体实施例一
一种有引流加速结构的微球成型反应器。短毛细管一3、长毛细管4、短毛细管二5竖直平行排列,三个管道的内径均为0.6mm,外径1.2mm。圆形反应管2的内径为10mm,排出通道7内径d1=0.75mm。H1=3mm,H2=70mm。引流加速结构的斗型引流管8的漏斗锥形角α=30°,加速直行管9的长度H3=60mm。注入长毛细管4的液体流速50μL/S,注入短毛细管一3、短毛细管二5的液体流速60μL/S。
具体实施例二
一种有引流加速结构的微球成型反应器。短毛细管一3、长毛细管4、短毛细管二5竖直平行排列,三个管道的内径均为d1=0.75mm,外径为1.5mm。圆形反应管2的内径为20mm,排出通道7内径d1=1mm。H1=2mm,H2=55mm。引流加速结构的斗型引流管8的漏斗锥形角α=45°,加速直行管9的长度H3=40mm。注入长毛细管4的液体流速40μL/S,注入短毛细管一3、短毛细管二5的液体流速60μL/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科技学院,未经重庆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7901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