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挖耳勺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80031.8 | 申请日: | 2016-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486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姚万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姚万强 |
主分类号: | A61F11/00 | 分类号: | A61F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514 | 代理人: | 赵永辉 |
地址: | 0666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挖耳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用品,具体为一种挖耳勺。
背景技术
耳道通常存在各种耳垢,需要定期清洁,日常生活中,人们使用的大多数是勺状的挖耳勺,有些加入了LED灯,这样在别人的帮助下,可以达到可视的效果,但是这种形式的挖耳勺不能一次性清理耳垢,比较耗时间,并且勺状的尖部甚至会损伤耳道。另外高端一些的挖耳勺采用电动的形式,采用软胶棒,利用电动马达驱动软胶棒旋转,从而达到清理耳道污垢的效果,但是这种挖耳勺对于耳内油性污垢清理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挖耳勺,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舒适,可一次清理耳道内各种形式的耳垢。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挖耳勺,包括外壳、内杆和后座,所述内杆滑动配合在中空的外壳内部,该内杆的前端具有多片弹性叶片,所述外壳的前端设有扩叶部,扩叶部通过多根支撑杆与外壳前端的出口连接,在外壳前端外周上形成与弹性叶片对应的多个开口,所述各弹性叶片可由对应的开口伸出,所述内杆后端与所述后座相连,所述外壳和后座之间设置有回位弹簧。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将挖耳勺前端伸入耳道底部,然后通过手指向前推动后座,带动内杆向前推进,所述内杆前端的多片弹性叶片从外壳前端外周上的多个开口伸出,在所述扩叶部的作用下向外张开,当所述弹性叶片接触耳道四周时,轻轻向外拉动,达到清理耳垢的目的,在拉动过程中可随时调节多个弹性叶片的张开程度,从而达到安全舒适的目的。另外多个弹性叶片同时接触耳道工作,接触面积比现有技术中勺状挖耳勺大很多,可达到一次清理耳道内耳垢的效果,特别是对于难以清理的油性耳垢,本挖耳勺通过多个弹性叶片紧贴耳道四周也可以轻松清理。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后部具有圆筒部,在圆筒部的侧面上设有限位滑槽,所述后座安装于外壳的圆筒部内,在后座侧面上设有销钉,所述销钉滑动配合在外壳的限位滑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后座包括后座本体和一体连接在后座本体后端的把手部。
进一步的,所述后座本体呈圆柱体,其通过螺纹与内杆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内杆前端均布有四片弹性叶片。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前端的扩叶部呈圆锥台状。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叶片的前端呈喇叭状外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是本挖耳勺示意图;
图2是本挖耳勺剖视图;
图3是本挖耳勺外壳示意图;
图4是本挖耳勺外壳前端示意图;
图5是本挖耳勺内杆示意图;
图6是本挖耳勺内杆前端示意图;
图7是本挖耳勺前端示意图;
图8是本挖耳勺后座示意图;
附图中,1-外壳;11-支撑杆;12-扩叶部;13-圆筒部;131-限位滑槽;2-内杆;21-叶片;3-后座;31-后座本体;311-销钉;32-把手部;4-回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至图7所示的挖耳勺,包括外壳1、内杆2和后座3,所述内杆滑动配合在中空的外壳内部,该内杆的前端均布有四片弹性叶片21,所述四片弹性叶片的前端呈喇叭状外扩,所述外壳的前端设有扩叶部12,所述扩叶部呈圆锥台状,其通过四根支撑杆11与外壳前端的出口连接,在外壳前端外周上形成与弹性叶片对应的四个开口,所述四片弹性叶片可由对应的开口伸出,所述内杆后端与所述后座相连,所述外壳和后座之间设置有回位弹簧4。
如图1、图3、图8所示,所述外壳的后部具有圆筒部13,在圆筒部的侧面上设有限位滑槽131,所述后座安装于外壳的圆筒部内,在后座侧面上设有销钉311,所述销钉滑动配合在外壳的限位滑槽内。
所述后座包括后座本体31和一体连接在后座本体后端的把手部32,所述后座本体呈圆柱体,其通过螺纹与内杆连接。
本挖耳勺组装步骤为:a)内杆与后座通过螺纹连接;b)将回位弹簧套在内杆上,并将内杆插入外壳,所述后座侧面上的销钉滑动配合在外壳的限位滑槽内。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姚万强,未经姚万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800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