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控温型物料均匀用调配罐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80365.5 | 申请日: | 2016-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843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徐思杰;邝衡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南野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7/32 | 分类号: | B01F7/32;B01F15/06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0 | 代理人: | 廖慧敏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控温型 物料 均匀 调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调配罐,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控温型物料均匀用调配罐。
背景技术
调配罐又名拌料缸、混料缸,有节能、耐腐蚀、生产能力强、清洗方便、结构简单等优点,主要用于乳品和食糖及其它元素和各种药物再配合后进行搅拌均匀作用,是乳品、饮料、制药厂不可缺少的设备。将需要搅拌的液体原料从进料口流入罐体内,当液体原料在罐体内达到一定容量后,再通过搅拌轴将液体原料搅拌均匀。
现有调配罐中的搅拌装置均是设置在罐体的顶部,该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棒和驱动电机,由于搅拌棒需要进行转动,因而搅拌棒与罐体之间需要存在一定的间隙,该间隙导致搅拌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漏油的情况时,该油液会沿着搅拌棒流入罐体内,进而污染搅拌物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搅拌装置漏油时容易污染搅拌物品的问题,提供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自动控温型物料均匀用调配罐。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自动控温型物料均匀用调配罐,包括保温罐体,安装在保温罐体上的搅拌装置,保温罐体顶端设置有搅拌孔,所述搅拌装置包括通过搅拌孔伸入保温罐体内的搅拌棒,安装在搅拌棒顶端且用于驱动搅拌棒转动的驱动电机;
所述搅拌孔上设置有接油装置,所述接油装置包括固定在搅拌孔上的接油槽和用于将油液导入接油槽的导油板,所述接油槽呈环形结构,该导油板呈上小下大的锥形结构,该导油板顶端固定在搅拌棒上,导油板底端则伸入接油槽内,接油槽与导油板之间设置有移动间隙。
通过上述结构的优化,能有效避免驱动电机漏油导致的油液流入罐体内,进而有效避免漏油时导致的原料浪费,效果十分显著,且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适合推广应用。
为了便于物料的进出,节约物料排出所需能量,并有效保证所有原料均能从罐体内排出,所述保温罐体底端设置成上大下小的锥形结构,该保温罐体的出料口位于锥形结构底端位置处,该保温罐体的进料口则位于保温罐体顶端位置处。
为了达到最佳的效果,所述保温罐体底端锥形结构的锥角为120度。
为了达到更好地保温搅拌的效果,所述保温罐体包括搅拌罐,设置在搅拌罐外壁上的蒸汽加热夹层,围绕蒸汽加热夹层的外侧壁一周设置的保温层构成。
优选地,所述保温层由硅酸盐毡材料构成。
为了达到更加稳定的效果,并有效增加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所述蒸汽加热夹层和保温层之间的底端还设置有支脚,所述支脚通过与加强板连接在蒸汽加热夹层和保温层底端。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能有效避免驱动电机漏油导致的油液流入罐体内,进而有效避免漏油时导致的原料浪费,效果十分显著,极大地节约成本;
2、本实用新型且结构简单,保温加热效果佳、且结构稳定、使用寿命长,非常适合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接油装置位置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保温罐体,2-搅拌装置,3-接油装置;
11-搅拌罐,12-蒸汽加热夹层,13-保温层,14-支脚;
21-搅拌棒,22-驱动电机;
31-接油槽,32-导油板,33-引导管,34-收集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一种自动控温型物料均匀用调配罐,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保温罐体1,安装在保温罐体1上的搅拌装置2,
保温罐体1顶端设置有搅拌孔,所述搅拌装置2包括通过搅拌孔伸入保温罐体1内的搅拌棒21,安装在搅拌棒21顶端且用于驱动搅拌棒21转动的驱动电机22;
所述搅拌孔上设置有接油装置,所述接油装置包括固定在搅拌孔上的接油槽31和用于将油液导入接油槽31的导油板32,所述接油槽31呈环形结构,该导油板32呈上小下大的锥形结构,该导油板32顶端固定在搅拌棒21上,导油板32底端则伸入接油槽31内,接油槽31与导油板32之间设置有移动间隙,如图2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南野食品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南野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803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四氯化锗水解产物固液分离机
- 下一篇:一种PU密封胶粉料烘干混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