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烧伤科用带有吸取脓液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81294.0 | 申请日: | 2016-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662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黎跃华;胡大海;刘佳琦;蔡维霞;张聚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31 | 代理人: | 李宏伟 |
地址: | 71003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烧伤 带有 吸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用具,尤其涉及一种烧伤科用带有吸取脓液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当医生给烧伤患者进行手术时,患者的烧伤部位会有脓液流出,对于流出较少的脓液,医生采用棉球或棉棒对流出的脓液进行吸取,对于流出较多的脓液,医生需使用专用的吸脓装置,对流出的脓液进行吸取,以上吸取脓液的方式,费时费力,影响了医生的手术进展,降低了医生的手术效率,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一种烧伤科用带有吸取脓液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烧伤科用带有吸取脓液的装置,来解决目前传统的脓液吸取装置,结构简单,功能单一,降低了医生手术效率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烧伤科用带有吸取脓液的装置,包括手套、气垫、吸气孔、吸气管道、调节阀、单向阀、吸气泵、储存罐,所述的气垫位于手套的手心区,所述的气垫与手套缝合相连,所述的吸气孔数量为若干件,所述的吸气孔均匀分布于气垫内部后端,所述的吸气孔为圆形通孔,所述的吸气管道贯穿气垫,所述的吸气管道与气垫螺纹相连,所述的调节阀位于吸气管道外壁左侧,所述的调节阀与吸气管道螺纹相连,所述的单向阀位于吸气管道外壁右侧,所述的单向阀与吸气管道螺纹相连,所述的吸气泵位于吸气管道右侧,所述的吸气泵与吸气管道螺纹相连,所述的储存罐位于吸气泵底部,所述的储存罐与吸气泵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手套的手指区后端还均设有防滑颗粒,所述的防滑颗粒与手套一体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手套的手背区还设有防呆标记,所述的防呆标记与手套缝合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气垫内部还均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的第一弹簧与气垫胶水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吸气管道内部还均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的第二弹簧与吸气管道胶水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吸气泵顶部还设有蓄电池,所述的蓄电池与吸气泵螺纹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烧伤科用带有吸取脓液的装置,使用时,首先医生将手套戴入自己的手部,并将气垫处于自己的手掌心部位,所述的手套为橡胶手套,具有一定的弹性功能,可与医生手部大小的不同自行调节松紧度,医生再将气垫与吸气管道相连,当手套穿戴完毕且与吸气管道连接后,医生再给患者进行手术即可,在手术的过程中,当患者的手术部位有脓液流出时,医生用手开启吸气泵,再将手掌心与患者脓液流出的部位静距离接触,此时,在吸气泵的吸力下,使得脓液由吸气孔排入气垫内,再由气垫排入吸气管道内,最终由吸气管道排入储存罐内,同时,在脓液吸取的过程中,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避免了因吸力的作用,使得气垫的内壁处于贴合的状态,确保了气垫的正常工作,同步,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避免了因吸力的作用,使得吸气管道的内壁处于贴合的状态,确保了吸气管道的正常工作,通过以上方式,最终使得患者流出的脓液被有效的吸取,当该装置使用完毕后,医护人员先用手关闭吸气泵,并将手套与吸气管道分离,再将手套脱下,并更换新的手套,以便对下一位烧伤患者的手术,该烧伤科用带有吸取脓液的装置,结构巧妙,功能强大,省时省力,操作简单,通过使用该装置,医生可快速的对患者所流出的脓液进行吸取,极大的提高了医生的手术效率,同时,在该装置使用的过程中,医生可使用调节阀对吸气泵的吸力大小进行调节,单向阀是为了防止吸气管道内的脓液回流至气垫内,提高了该装置吸取脓液的稳定性,防呆标记是为了避免医生将手套戴反,确保了该装置使用的正确性,防滑颗粒是为了增加医生的手指与手术中使用的医疗用具的摩擦度,防止出现打滑等现象,蓄电池是为了给吸气泵提供能量供应。
附图说明
图1是烧伤科用带有吸取脓液的装置的局部主视图;
图2是手套的局部左视图;
图3是气垫的内部局部剖视图;
图4是吸气管道的内部局部剖视图。
手套1、气垫2、吸气孔3、吸气管道4、调节阀5、单向阀6、吸气泵7、储存罐8、防滑颗粒101、防呆标记102、第一弹簧201、第二弹簧401、蓄电池701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以便提供对构成所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来实践。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812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气安全装置
- 下一篇:一种波纹筒生产设备无线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