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污水源热泵的取水过滤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81550.6 | 申请日: | 2016-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621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周拥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金成隆新能源研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4/10 | 分类号: | B01D24/10;F25B4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11 | 代理人: | 郑自群 |
地址: | 116000 辽宁省大连***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水 源热泵 取水 过滤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过滤系统,特别是指一种污水源热泵的取水过滤系统。
背景技术
城市污水可作为热泵的低位冷热源而加以利用,但是城市污水水质非常恶劣,含有大量的固体悬浮污杂物,这些污杂物极容易堵塞水泵、管路和换热设备,因此,城市污水在进入热泵系统换热之前,一般都要进行粗效的过滤处理。现有的粗效过滤设备通常为压力式、单层滤面、机械式处理,如防阻机、污水分离器等,其缺点是过滤不达标,机械故障多,混水率高等,或是不对污水处理的宽流道污水换热器,其缺点是用钢量大,成本高,只能采用间接换热,污水利用率低,使用周期短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污水源热泵的取水过滤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防阻机、污水分离器等导致的各种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污水源热泵的取水过滤系统,包括一池体、连接设于该池体顶端相对两侧的原污水进水口与热泵退水口、及连接设于该池体底端相对两侧并分别与原污水进水口及热泵退水口上下相对设置的污水退水口与清水出水口,所述池体的中部横设有一两端分别与各水口相对的挡水墙,所述挡水墙的顶端对应原污水进水口与热泵退水口的位置分别设有第一阀门与第二阀门,所述挡水墙的底端对应污水退水口与清水出水口的位置分别设有第三阀门与第四阀门,所述池体内于挡水墙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沿池体纵向延伸的过滤墙,所述两过滤墙及挡水墙将池体分隔成第一水区、第二水区、第三水区及第四水区,该第一水区与第二水区位于过滤墙的靠近原污水进水口及污水退水口的一侧,该第三水区与第四水区位于过滤墙的靠近热泵退水口及清水出水口的一侧;该第一水区与第三水区位于挡水墙的同侧,该第二水区与第四水区位于挡水墙的同侧,该第一阀门控制原污水进水口分别与第一水区及第二水区的通断,且原污水进水口与第一水区及第二水区非同时连通;该第二阀门控制热泵退水口分别与第三水区及第四水区的通断,且热泵退水口与第三水区及第四水区非同时连通;该第三阀门控制污水退水口分别与第一水区及第二水区的通断,且污水退水口与第一水区及第二水区非同时连通;该第四阀门控制清水出水口分别与第三水区及第四水区的通断,且清水出水口与第三水区及第四水区非同时连通,当原污水进水口与第二水区连通时,热泵退水口与第三水区连通,污水退水口与第一水区连通,清水出水口与第四水区连通;当原污水进水口与第一水区连通时,热泵退水口与第四水区连通;污水退水口与第二水区连通,清水出水口与第三水区连通;当原污水进水口与第一水区连通时,热泵退水区与第四水区连通,污水退水口与第二水区连通,清水出水口与第三水区连通。
优选方案为,当原污水进水口与第二水区连通时,所述第一水区为还原区,第二水区为原水区,第三水区为退水区,第四水区为清水区;当原污水进水口与第一水区连通时,所述第一水区为原水区,第二水区为还原区,第三水区为清水区,第四水区为退水区。
优选方案为,所述挡水墙的中部设有沿其纵向延伸的隔热层。
优选方案为,所述过滤墙包括位于其中部的砂石滤层及分别位于该砂石滤层两侧的两无砂混凝土滤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中的污水源热泵的取水过滤系统可将清水供热泵使用,防止污物堵塞热泵。且该污水源热泵的取水过滤系统结构简单,采用自然渗入,多段多层滤面,提高污水利用率高,无需采用防阻机、污水分离器等设备,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污水源热泵的取水过滤系统的顶端横截面示意图(其中箭头显示处于一取水状态);
图2为图1中取水过滤系统的底端横截面示意图;
图3为图1及图2中取水过滤系统沿A-A线的纵截面示意图;
图4为图1及图2中取水过滤系统沿B-B线的纵截面示意图;
图5为图1阀门变换使其处于另一取水状态的顶端横截面示意图;
图6为图2中阀门变换使其处于与图5取水状态相同状态的底端横截面示意图;
图7为图5及图6中取水过滤系统沿A-A线的纵截面示意图;
图8为图5及图6中取水过滤系统沿B-B线的纵截面示意图。
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金成隆新能源研发有限公司,未经大连金成隆新能源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815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有利于排渣的平流沉淀池排渣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介质过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