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尾灯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82799.9 | 申请日: | 2016-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069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库才旗;聂根辉;童秀芹;董宁伟;唐玉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Q1/30 | 分类号: | B60Q1/3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44248 | 代理人: | 姜书新 |
地址: | 545007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尾灯 安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车身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尾灯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已有的尾门尾灯处的钣金结构为:尾门窗框加强板下部与尾门内板焊接,尾灯外侧尾门内板、尾门窗框加强板及尾门外板采用三层板包边且焊接,尾灯处尾门外板中部挖缺口避让尾灯灯体,缺口外圈为尾灯密封面,尾灯的安装点及定位孔分别布置在尾门内板及尾门外板上,尾门外板在尾灯处存在缺口,运输过程中易因此缺口刚度不足而变形,且破坏了外板零件的完整性,其次尾灯外侧尾门内板、尾门窗框加强板及尾门外板采用三层板包边且焊接,制造工艺复杂,而且尾灯的安装点及定位孔分别布置在尾门内板及尾门外板上,尾灯安装孔精度难以保证,并且尾门外板尾灯缺口外圈宽度约10mm的尾灯密封面,尾灯处钣金结构实现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刚度强不容易变形的汽车尾灯安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尾灯安装结构,包括尾门外板、尾门内板及尾灯,所述尾门外板侧边与所述尾门内板侧边固定连接,所述尾门外板设有尾灯安装部,所述尾灯安装在所述尾灯安装部内,所述尾门外板还设有尾灯安装孔及尾灯定位孔,所述尾门内板设有与所述尾灯安装孔位置对应的过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尾门外板设有尾灯安装部,所述尾灯安装部下端设有阶梯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板还设有尾门密封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尾门密封面靠近外侧边缘的过孔设有密封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尾灯直接安装在尾门外板上,不需要在尾门外板上设置尾灯缺口和尾灯密封面,保证了尾门外板的刚度、零件的完整性及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还简化了结构,而且尾灯安装孔及尾灯定位孔均布置在尾门外板上,提高了孔精度及位置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尾灯安装结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尾灯安装结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尾灯安装结构背面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 B-B的截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尾灯安装结构的侧面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标记:1-尾门外板 2-尾门内板 3-焊点 11-尾灯安装孔 12-尾灯定位孔 13-尾灯线束孔 14-阶梯结构 21-过孔。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尾灯安装机构,包括尾门外板1、尾门内板2及尾灯,所述尾门外板1设有内凹的尾灯安装部,所述尾灯安装在所述尾灯安装部内,所述尾门外板1的侧边与所述尾门内板2的侧边通过三个焊点3焊接在一起,不需要进行包边,简化了制造工艺,所述尾门外板1还设有尾灯安装孔11及尾灯定位孔12,所述尾门内板2设有与所述尾灯安装孔11位置相对应的过孔21,方便工具通过对尾灯进行固定。
所述尾门外板1还设有尾灯线束孔13,用于尾灯线束穿过进行接线。
所述内板还设有尾门密封面,用于对尾门的密封。
所述尾门密封面靠近外侧边缘的过孔21还设有可拆卸的密封塞,用于对内板进形密封。
所述尾灯安装部下端设有二级阶梯结构14,优化了尾门外板1的成型。
本实用新型将尾门外板1尾灯安装处取消尾灯缺口,尾灯直接固定在尾门外板1上,保证了尾门外板1的刚度及零件的完整性,提高了材料利用率;而且取消三层板焊接及三层板包边,简化了制造工艺;尾灯外侧尾门外板1与尾门内板2不包边,采用焊接形式,简化了制造工艺又保证了强度;尾灯定位孔12及尾灯安装孔11均集成在尾门外板1上,提高了孔精度及位置度,便于控制尾灯与尾门、侧围及周边零件的段差;这样还能取消尾灯约10mm宽的密封面,简化了结构设计;并且尾门外板1的尾灯安装部下端采用二级阶梯结构,优化了外板成型工艺。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8279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