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模具成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83655.5 | 申请日: | 2016-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173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1 |
发明(设计)人: | 尹智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金胜模具塑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42 | 分类号: | B29C45/42;B29C45/26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403 | 代理人: | 杨育增 |
地址: | 523692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具 成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塑模具,尤其涉及一种模具成型系统。
背景技术
随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在不断的提升,在日常生活当中随处可见的塑胶制品,大多都是以模具注塑成型的方式加工而成。模具是用来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
模具完成工件加工后,需要将物料从开模后的模具中取出,由于刚开模后的工件温度较高,现有技术中,普遍采用机械手代替人工对进行工件进行取料,然而,现有技术中,机械手设置不合理,易乱花工件,影响工件外观。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模具成型系统。
一种模具成型系统,包括注塑模具及取料模组,所述取料模组包括第一活动导轨、装设于第一活动导轨上的第一驱动装置、滑设于第一活动导轨上第二活动导轨、装设于第二活动导轨上的第二驱动装置、滑设于第二驱动装置上的机器手臂、装设于机器手臂的吸嘴、及气路连接于吸嘴上的气泵,所述第二活动导轨连接于第一驱动装置上,第一驱动装置带动第二活动导轨沿第一活动导轨横向移动,所述机器手臂连接于第二驱动装置上,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带动机器手臂竖直方向移动。所述吸嘴整体呈喇叭状设置,吸嘴的整体外型由弧型向平面逐渐过渡。
进一步地,所述注塑模具包括相互对应配合的上模和下模,所述下模和上模合围成用于成型工件的型腔,所述上模包括上模板及装设于和上模板底部的上模仁。
进一步地,所述下模包括下模板、装设于下模板上的第一模仁、滑设于第一模仁内侧面的第二模仁、及设置于下模板下方的固定板,所述第二模仁底部固设于固定板上。所述下模上设有上下贯穿的活动槽,所述第二模仁和第一模仁活动的设于活动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槽的槽侧壁设有水平向外延伸的限位槽,第一模仁下端两侧还向外凸设有限位块,限位块卡合于限位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模仁两侧设有向上向内倾斜的斜面,第一模仁对应设有与斜面配合的导斜面,第一模仁的导斜面上开设有燕尾槽,第二模仁的斜面上凸设有与燕尾槽配合的楔形联动块,限位块卡合于燕尾槽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气吸的方式进行取料,有效地防止工件的外表面刮花,保证工件的外观,另外,本实用新型在气吸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吸嘴设置成喇叭状,有效地分散吸嘴对工件外表面的压力,进一步提高成型后工件的外观质量,防止工件变形,本实用新型实用性强,具有较强推广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模具成型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模具成型系统的第一模仁、第二模仁配合时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模具成型系统,成于成型工件50并对该工件50进行取料,所述工件50呈杯状设置,工件50的内表面设有凸起(图未标),所述模具成型系统包括用于成型工件50的注塑模具10及用于工件50回收的取料模组40。
所述注塑模具10包括相互对应配合的上模20和下模30,所述下模30和上模20合围成用于成型工件50的型腔,所述上模20包括上模板21及装设于和上模板21底部的上模仁22。
所述下模30包括下模板31、装设于下模板31上的第一模仁33、滑设于第一模仁33内侧面的第二模仁34、及设置于下模板31下方的固定板32,所述第二模仁34底部固设于固定板32上。所述下模30上设有上下贯穿的活动槽35,所述第二模仁34和第一模仁33活动的设于活动槽35内。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槽35的槽侧壁设有水平向外延伸的限位槽36,第一模仁33下端两侧还向外凸设有限位块(图未标),限位块卡合于限位槽36内,以限制第一模仁33相对于辅助板只能于开模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滑动。
所述第二模仁34两侧设有向上向内倾斜的斜面,第一模仁33对应设有与斜面配合的导斜面,第一模仁33的导斜面上开设有燕尾槽331,第二模仁34的斜面上凸设有与燕尾槽331配合的楔形联动块341,限位块卡合于燕尾槽331内,从而使第一模仁33可沿斜面方向滑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金胜模具塑胶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金胜模具塑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8365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塑料成型机下料机械臂
- 下一篇:一种风轮产品模内自动拿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