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固定模块及散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84955.5 | 申请日: | 2016-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125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魏祐得;余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酷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06 | 代理人: | 王玉双,李岩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 模块 散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固定模块及散热装置,尤指一种用以将散热座固定于基板上的固定模块及装设有此固定模块的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散热装置与电子装置的发展息息相关。由于电子装置在运作时,电路中的电流会因阻抗的影响而产生不必要的热能,如果这些热能不能有效地排除而累积在电子装置内部的电子元件上,电子元件便有可能因为不断升高的温度而损坏。因此,散热装置的优劣影响电子装置的运作甚巨。目前,电子装置最常用的散热装置是通过将热管的一端接触会产生热的电子元件,另一端连接散热片,并以风扇对散热片进行散热。一般而言,热管藉由散热座固定于电子元件上,而散热座固定于承载电子元件的基板上。因此,如何稳固地将散热座固定于基板上,便成为设计上的一大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以将散热座固定于基板上的固定模块及装设有此固定模块的散热装置,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根据一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模块包含二支架、四固定件、四第一弹性件以及四限位件。支架具有二通孔。固定件具有一头部以及一杆部。杆部穿设于通孔中。杆部具有一第一凹槽。第一弹性件套设于杆部上。第一弹性件的二端分别抵接于头部与支架。限位件套设于杆部上。限位件具有多个限位部。限位部突伸于第一凹槽中。第一弹性件与限位件位于支架的相对二侧。该杆部另具有一螺纹,该第一凹槽位于该头部与该螺纹之间。
进一步,该头部具有一第二凹槽以及一环形侧墙,该环形侧墙环绕该第二凹槽的周围。
更进一步,另包含四第二弹性件,该第二弹性件套设于该杆部上,该第二弹性件的二端分别抵接于该限位件与该支架。
根据另一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散热装置设置于一基板上。基板提供四固定孔。散热装置包含一散热模块以及一固定模块。散热模块包含一散热座。固定模块包含二支架、四固定件、四第一弹性件以及四限位件。支架具有二通孔。固定件具有一头部以及一杆部。杆部穿设于通孔中。杆部具有一第一凹槽。第一弹性件套设于杆部上。第一弹性件的二端分别抵接于头部与支架。限位件套设于杆部上。限位件具有多个限位部。限位部突伸于第一凹槽中。第一弹性件与限位件位于支架的相对二侧。二支架分别抵接于散热座的相对二侧,且四固定件分别固定于四固定孔中,使得散热座固定于基板上。
进一步,该杆部另具有一螺纹,该第一凹槽位于该头部与该螺纹之间。
更进一步,该头部具有一第二凹槽以及一环形侧墙,该环形侧墙环绕该第二凹槽的周围。
更进一步,该固定模块另包含四第二弹性件,该第二弹性件套设于该杆部上,该第二弹性件的二端分别抵接于该限位件与该支架。
更进一步,该基板包含一电子元件,该散热座设置于该电子元件上。
更进一步,该散热模块包含多个散热片、多个热管以及一风扇,该些散热片间隔排列且套设于该些热管上,该散热座具有多个容置槽,该些热管设置于该些容置槽中,该风扇设置于该些散热片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以固定模块的二支架分别抵接于散热座的相对二侧,再以四固定件对应基板上的四固定孔将二支架固定于基板上。藉此,即可稳固地将散热座固定于基板上。在将固定件固定于固定孔中时,第一弹性件可增加固定过程的稳定性。此外,限位件与固定件的第一凹槽配合,可防止固定件脱离支架的通孔。
关于本实用新型之优点与精神可以藉由以下的实用新型详述及所附图式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之散热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图1中的散热装置移除散热片、热管与风扇后的立体图。
图3为图2中的固定模块与散热座的爆炸图。
图4为图3中的固定模块于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5为图3中的固定模块的爆炸图。
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之散热装置的立体图。
图7为图6中的散热装置移除散热片、热管与风扇后的立体图。
图8为图7中的固定模块与散热座的爆炸图。
图9为图8中的固定模块于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10为图8中的固定模块的爆炸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
1、1' 散热装置
3 基板
10 散热模块
12、12' 固定模块
30 电子元件
32 固定座
100 散热座
102 散热片
104 热管
106 风扇
120 支架
122 固定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酷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酷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8495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编织物的编织方法
- 下一篇:反复耐久性优异的伸缩性无纺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