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气味传感器的RFID标签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85090.4 | 申请日: | 2016-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245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发明(设计)人: | 潘礼军;邵怀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9/077 | 分类号: | G06K19/077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刘文求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气味 传感器 rfid 标签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RFID标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气味传感器的RFID标签。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对食品的智能管理提出了新鲜度检测、信息溯源、供应链信息追踪、保质期管理等功能需求,现有产品大都使用RFID标签作为实现上述功能需求的技术手段,但在应用过程中仍存在一些固有缺陷:(1)无源RFID标签结构简单轻薄,但同时受到能量供给、制造工艺等因素限制,要实现将检测传感器和无源RFID标签整合在一张标签上还比较困难,目前市场上尚无成熟的可批量应用的产品。(2)目前市场上整合传感器的有源RFID标签产品采用电池供电并一次性密封成型方式因受电池容量限制标签寿命只有几个月,体积重量都较大使用不便;而采用电池可更换的结构设计方式,使用过程中需频繁更换电池增加额外的维护工作及使用成本,实用性差,同时可更换电池的结构方式不能完全保证标签的密封性,存在渗水引起标签损坏、电池漏液污染食品、报废标签污染环境的风险。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具有气味传感器的RFID标签,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源RFID标签难与检测传感器整合,有源RFID标签中使用电池作电源造成需要频繁更换电池、体积大、成本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气味传感器的RFID标签,其包括PCB板,用于容纳PCB板的下壳体,与下壳体相配合的上壳体,其中,其还包括:设置在PCB板上的RFID芯片、气味传感器、为RFID芯片和气味传感器供电的电源,及设置在下壳体上并与RFID芯片相连接的射频感应天线;气味传感器与RFID芯片连接,气味传感器、RFID芯片均与电源连接;所述电源包括超级电容,及与超级电容连接并用于为超级电容充电的射频电能采集模块。
所述具有气味传感器的RFID标签,其中,所述上壳体上与所述气味传感器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气体采集窗口。
所述具有气味传感器的RFID标签,其中,所述气体采集窗口包括设置在上壳体的上表面的凹槽,以及设置在上壳体的下表面并位于所述凹槽的底部中心处的环形凸起部;所述凹槽与所述环形凸起部连通。
所述具有气味传感器的RFID标签,其中,所述凹槽的顶部设置有第一网孔盖板,所述环形凸起部上远离所述凹槽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网孔盖板。
所述具有气味传感器的RFID标签,其中,所述上壳体上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压制PCB板的定位柱。
所述具有气味传感器的RFID标签,其中,所述PCB板上设置有若干个定位孔。
所述具有气味传感器的RFID标签,其中,所述下壳体上设置有若干个与所述定位孔相配合的固定柱。
所述具有气味传感器的RFID标签,其中,所述下壳体的内壁上均设置有用于放置所述上壳体的凸起部。
所述具有气味传感器的RFID标签,其中,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均为聚氯乙烯。
所述具有气味传感器的RFID标签,其中,所述下壳体为长方体;所述下壳体的长为85mm,宽为55mm,高为5mm。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所述PCB 板上设置与RFID芯片连接的气味传感器,同时在PCB板上设置为气味传感器和RFID芯片供电的电源,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源RFID标签无法与食品检测传感器整合在一起的问题;通过射频电能采集模块为超级电容充电,实现超级电容对气味传感器和RFID芯片的供电,且射频电能采集模块可以对超级电容进行反复充电,摒弃电池供电方式,可以减小所述具有气味传感器的RFID标签的整体体积,避免了现有技术中为使RFID标签具有充足的电量而使用大容量电池造成RFID标签整体体积大,需要更换电池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具有气味传感器的RFID标签的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具有气味传感器的RFID标签的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PCB板的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上壳体的第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上壳体的第二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下壳体的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气体采集窗口的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下壳体与所述PCB板配合安装时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850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RFID电子芯片
- 下一篇:一种多用途门禁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