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跨音速试验段削波壁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85101.9 | 申请日: | 2016-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793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8 |
发明(设计)人: | 赵文涛;刘广宇;赵林成;崔晓春;高琦;刘畅;刘海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空气动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M9/04 | 分类号: | G01M9/04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哈科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23101 | 代理人: | 吴振刚 |
地址: | 110034 辽宁省沈阳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跨音速 试验 削波 壁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风洞试验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跨音速试验段削波壁板装置。
背景技术
跨音速风洞中,试验段为半开半闭的通气壁,外面有驻室,试验段中的部分流量进入驻室,目的是解决产生跨音速流的几个问题:风洞堵塞、产生均匀的低超音速流动、减少或消除亚音速洞壁干扰、减少或消除激波反射的影响。经过试验和研究,若试验段采用开孔或开槽的通气壁板,并且开的合适,这四个问题都可以解决。但不同的试验所要求的开孔或开槽的情况也不相同,这就需要针对不同的试验,改变壁板的透气率最初的办法是更换壁板的方法实现,之后有了双层壁板的设计,壁板上开孔,接触流场的壁板不动,外层壁板错动,改变孔的通气面积,从而改变整块壁板的透气率,但是一同改变,不能根据流场的各段分别调整。而且现有的结构存在串流,壁板产生噪音影响流场,错动板移动的精度低。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以上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跨音速试验段削波壁板装置,能够精细调节各区域的透气率,以满足不同的试验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试验段削波壁板装置,包括壁板框架、内层板、错动板、驱动机构、错动板位置反馈系统、压紧机构和导向机构;所述壁板框架包括纵肋和横肋,纵肋表面高于横肋表面,纵肋与横肋通过焊接相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支撑轴、法兰、电动缸、耳座、摆臂、拉杆座和拉杆;耳座固定连接于壁板框架的横肋上,电动缸内部集成伺服电机,电动缸前端通过第一销轴铰接于摆臂上,电动缸后端通过第二销轴铰接于耳座上,摆臂下端通过第四销轴与拉杆相连接,拉杆通过第三销轴铰接于拉杆座上,拉杆座通过螺栓和销、固定连接于错动板上,支撑轴穿过摆臂中部,二者通过锥销固定,螺母连接于锥销小直径端;支撑轴两端设有法兰,法兰通过圆柱销和螺钉固定连接于壁板框架的纵肋上;电动缸输出端伸出或收回,带动摆臂绕支撑轴转动,支撑轴通过拉杆拉动拉杆座和错动板一起移动。
所述错动板位置反馈系统包括光栅尺、读数头、读数头安装座和基板;光栅尺固定连接于基板上,基板固定连接于错动板上,读数头固定安装于读数头安装座上,读数头安装座固定连接于壁板框架的纵肋上。
所述压紧机构包括端盖、压紧弹簧、L型固定座、套筒、轴承、压板、承力轴、传力臂和压轮;所述L型固定座固定连接于壁板框架的纵肋侧面上,承力轴固定连接于L型固定座一侧,L型固定座另一侧上开有圆孔,孔的轴线与承力轴的轴线垂直,圆孔内安装有套筒,套筒内部底面为平面,套筒外部底面为球面,该球面与传力臂上端相接触,传力臂为L型,转折处设有开孔,承力轴从孔内穿过,传力臂另一端安装有轴承和压轮,套筒内部放置有压紧弹簧,自然状态下压紧弹簧长于套筒深度,端盖固定连接于L型固定座,压板固定连接于错动板上。
所述内层板其表面按规律分布圆孔,圆孔内嵌有薄金属片,内层板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于纵肋上。
所述错动板通过压紧机构与内层板紧密贴合,壁板框架与错动板分布于内层板同侧,错动板上分布有与内层板相同的圆孔。
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导向座、挡圈、开口销和导向柱,导向柱一端塞入内层板指定孔内,二者采用过盈配合,导向柱上端安装有挡圈和开口销,错动板上开有凹槽,导向座安装于错动板的凹槽内,错动板通过导向座和导向柱在内层板表面直线滑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和优点是:
系统精度高,伺服驱动系统配合高精度的位置反馈系统,能够准确控制错动板的位置,精确控制不同区域的通气面积,从而精确调整试验段内的流场,以适应不同Ma数、不同模型的试验,壁板具备降噪功能,压紧机构及导向机构辅助限定错动板的移动,错动板的位移偏差能够控制在0.1mm内,能够精准满足不同试验的削波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削波壁板装置的俯视图;
图2是削波壁板装置的A-A剖视图;
图3是削波壁板装置的B-B剖视图;
图4是削波壁板装置的C-C剖视图;
图5是削波壁板装置的D-D剖视图;
图6是削波壁板装置的E-E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说明书附图举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空气动力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空气动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851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