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变频器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86417.X | 申请日: | 2016-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118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张兴茂;路庆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兴茂 |
主分类号: | H02M1/00 | 分类号: | H02M1/00;H05K7/20;H05K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17010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变频器 安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频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改进的变频器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变频器是应用变频技术与微电子技术,通过改变电机工作电源频率方式来控制交流电动机的电力控制设备。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 204145271 U公开了一种变频器安装结构。这种结构采用变频器通过卡钩安装在卡板上的安装方式,变频器与卡板间为硬性接触方式,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变频器与机台间存在相互震动,从而对变频器的工作性能造成影响,另外该结构无辅助散热机构,对安装空间要求偏高,从而限制其实用范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进的变频器安装结构,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可起到更好的防震效果,并且附带辅助散热机构,丰富了变频器安装结构的适用范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改进的变频器安装结构,包括变频器本体,还包括安装腔,所述安装腔设有四个夹持部,所述四个夹持部分别与变频器本体顶面和底面以及两个侧面接触,所述夹持部包括底部的过滤部,过滤部上方设有圆筒状的风扇腔,风扇腔内部设有风扇,风扇腔上方设有方形的夹持风腔,夹持风腔下方与风扇腔贯通连接,夹持风腔的上表面均匀设有若干出风孔,夹持风腔的上表面还设有若干个弧形翅片,弧形翅片呈多个环形同轴排列,相邻的弧形翅片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风扇腔的两侧还分别设有两个过渡轮,过渡轮通过过渡轮支架固定在安装腔上,过渡轮支架与夹持风腔间还设有第一弹簧。
作为优选,所述过滤部包括干燥腔和两个插槽,两个插槽分别位于干燥腔的上方和下方,插槽内设有过滤棉垫,干燥腔的上下两面上均匀设有若干进风口。
作为优选,所述夹持风腔的宽度大于风扇腔的宽度,所述风扇腔安装在夹持风腔的中心。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腔下方夹持部的风扇为进气扇,所述安装腔上方、左边和右边夹持部的风扇为排气扇。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设置了一个安装腔,用于安装变频器本体,安装腔的设置保证了变频器能够处于一个无尘和无干扰的工作环境,安装腔的上下左右设置四个夹持部用于固定变频器本体,本实用新型设置了一种新型的夹持结构,夹持部底部的过滤部,用于对风扇进风进行过滤,风扇腔用于放置风扇,同时也用于连接过滤部和夹持风腔,夹持风腔用于对风扇的风量进行均匀分配,夹持风腔的上表面的出风孔,用于风量的排出,夹持风腔的上表面的弧形翅片,利用气流在弧形翅片之间的串流和旋转,提高了气流与弧形翅片的热交换效率,保证了夹持部的散热效果,风扇腔两侧的过渡轮,用于固定和夹持风扇腔,过渡轮可沿风扇腔滚动,从而使风扇腔可以上下运动,进而使整个夹持部可上下运动,过渡轮支架用于安装过渡轮,过渡轮支架与夹持风腔的第一弹簧,可使夹持部具备一定的弹性,从而可对变频器本体进行一个有效的夹持和固定,第一弹簧可使该固定方式具备一定的防震特性,从而使机台的震动不至于影响变频器本体震动,有效的防止变频器本体与机台产生共振造成对变频器本体性能的影响。
所述过滤部包括干燥腔和两个插槽,干燥腔用于盛放干燥剂,从而对进风进行有效的除湿,上下的两个插槽用于放置过滤棉垫,过滤棉垫用于对进风进行除尘过滤,保证进风的清洁,干燥腔上下方的进风口,保证风可以顺利通过干燥腔,夹持风腔的宽度大于风扇腔的宽度,风扇腔安装在夹持风腔的中心,可使夹持部不会从安装腔上掉落,还能使夹持部得上下运动平衡。安装腔下方夹持部的风扇为进气扇,安装腔上方、左边和右边夹持部的风扇为排气扇,该风扇方向的设置可使得安装腔内部能够形成合理的风循环,从而保证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夹持部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夹持风腔顶面的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过滤部的主视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过滤部的俯视结构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过渡轮的结构图。
图中:1、变频器本体;2、安装腔;3、夹持部;4、过滤部;5、风扇;6、风扇腔;7、过渡轮;8、过渡轮支架;9、第一弹簧;10、夹持风腔;11、弧形翅片;12、出风孔;13、插槽;14、干燥腔;15、过滤棉垫;16、进风口;17、间隙;18、缓冲层;19、第一支撑杆;20、第二支撑杆;21、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兴茂,未经张兴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8641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输出电压采用继电器零电流换向的电路结构
- 下一篇:转矩传感器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2M 用于交流和交流之间、交流和直流之间、或直流和直流之间的转换以及用于与电源或类似的供电系统一起使用的设备;直流或交流输入功率至浪涌输出功率的转换;以及它们的控制或调节
H02M1-00 变换装置的零部件
H02M1-02 .专用于在静态变换器内的放电管产生栅极控制电压或引燃极控制电压的电路
H02M1-06 .非导电气体放电管或等效的半导体器件的专用电路,例如闸流管、晶闸管的专用电路
H02M1-08 .为静态变换器中的半导体器件产生控制电压的专用电路
H02M1-10 .具有能任意地用不同种类的电流向负载供电的变换装置的设备,例如用交流或直流
H02M1-12 .减少交流输入或输出谐波成分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