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液集气一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87145.5 | 申请日: | 2016-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915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刘圣春;姜婷婷;霍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商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5B43/00 | 分类号: | F25B43/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12107 | 代理人: | 仝林叶 |
地址: | 300134***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液集气 一体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液集气一体的分液集气一体装置,属于制冷装置设计领域。
背景技术
对于大型的冷库具有多组蒸发盘管,目前对于大型的制冷系统通常采用供液集管、回气集管以及气分等装置,这样往往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同时增加了成本,增大了设备占用空间,此种情况下提出了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具有分液、集气、气液分离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分液集气一体装置。
一种分液集气一体装置,所述装置由筒体、集气管、进液管、分液支管和回气支管组成;所述筒体水平放置,所述进液管位于筒体一侧并与筒体联通,所述集气管从筒体另一侧穿入,集气管通过固定板与筒体上侧壁内壁固定,所述分液支管位于筒体下侧壁并与筒体联通,回气支管位于筒体上侧壁并与筒体联通,所述集气管在每个固定板对应的空间设有一个回气孔,所述回气孔位于集气管上侧壁。
所述筒体下部全部贯通,以便液态工质的流动,所述分液集气气一体装置使用时水平安装。所述装置具有分液、集气、气分的作用,且占用空间较小,同时该实用新型能够保证蒸发器具有高效的换热性能。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具有分液、集气、气液分离的作用,且占用空间较小。
2、本实用新型独特的结构设计,供液管位于筒体底部,有利于液态制冷剂的分布。回气孔位于集气管顶部,能够防止液体进入集气管造成压缩机液击。
3、本实用新型能够保证进入蒸发的制冷剂全为液态,从而增大了蒸发器内的换热系数,提高了换热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分液集气一体装置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分液集气一体装置的剖面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以三组蒸发盘管为例,所述装置由筒体2、集气管6、进液管1、分液支管8和回气支管5组成;所述筒体水平放置,所述进液管1位于筒体2一侧并与筒体联通,所述集气管从筒体另一侧穿入,集气管通过固定板3与筒体上侧壁内壁固定,所述固定板3将气相工质分隔。所述分液支管8、回气支管5数量可根据蒸发器组数确定,所述分液支管8位于筒体下侧壁并与筒体联通,回气支管位于筒体上侧壁并与筒体联通,所述集气管5在每个固定板对应的空间设有一个回气孔4,所述回气孔4位于集气管6上侧壁。所述筒体2下部全部贯通,以便液态工质的流动,所述分液集气一体装置使用时水平安装。
该分液集气一体装置工作时,其连接方式与工作过程如下:
系统经过节流后的制冷剂从该分液集气一体装置的进液管1进入筒体2,经过节流后的闪蒸汽在筒体2内发生分离,液态制冷剂分布于筒体2底部,全液态工质经过分液支管8进入蒸发器,提高了蒸发器的换热性能,蒸发后的制冷剂通过集气支管5回到筒体2,在筒体2内进行气液分离,液态制冷剂在重力作用下位于筒体2底部,气态制冷剂位于筒体2顶部,工质蒸汽通过回气孔4进入集气管6,汇集于集气管6的气态制冷剂通过回气口7进入压缩机的吸气口。
本实用新型具有分液、集气、气分的作用,且占用空间较小,同时该实用新型能够保证蒸发器具有高效的换热性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商业大学,未经天津商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871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无线传输的书写错误提示握笔器
- 下一篇:一种储液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