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薄管板中央循环管式蒸发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87189.8 | 申请日: | 2016-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665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张罡;董朝领;冯晓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海沁和实业有限公司;岳阳市钾盐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D1/06 | 分类号: | B01D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400 山东省威海***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管板 中央 循环 蒸发器 | ||
1.一种薄管板中央循环管式蒸发器,其技术特征是:
薄管板中央循环管式蒸发器由排液管(1)、锥形下封头(2)、筒体(3)、下部人孔(4)、下环形管板(5)、换热管(6)、折流板(7)、拉杆(8)、定距管(9)、中央循环管(10)、蒸汽进口管(11)、上环形管板(12)、上部人孔(13)、进液管(14)、椭圆形上封头(15)、二次蒸汽出口管(16)、上部温度计(17)、上部液位计接口管(18)、视镜(19)、耳式支座(20)、冷凝水出口管(21)、下部液位计接口管(22)、下部温度计(23)、支撑筋板(24)、孔洞(25)组成;
薄管板中央循环管式蒸发器壳体由锥形下封头(2)、筒体(3)、椭圆形上封头(15)组成,筒体(3)内设置上环形管板(12)与下环形管板(5),设置若干换热管(6),换热管(6)两端焊接固定于上环形管板(12)与下环形管板(5),上环形管板(12)与下环形管板(5)的中央设置中央循环管(10),中央循环管(10)分别焊接固定于上环形管板(12)与下环形管板(5),中央循环管(10)下部离锥形下封头(2)距离200至400mm,用支撑筋板(24)将锥形下封头(2)与中央循环管(10)下端焊接固定;
上环形管板(12)上设置有若干个拉杆(8),拉杆(8)上设置有若干个定距管(9)和折流板(7),折流板(7)左右交错设置在拉杆(8)上;
筒体(3)上设置上部人孔(13)与下部人孔(4)用于检修及清理设备之用,筒体(3)上设置4个耳式支座(20)用于安装支撑设备之用,筒体(3)上设置蒸汽进口管(11)用于向壳程通入蒸汽,筒体(3)上设置冷凝水出口管(21)用于将壳程蒸汽冷凝水排出,筒体(3)上设置进液管(14)用于向设备管程加入液体,筒体(3)上设置上部液位计接口管(18)与下部液位计接口管(22)用于安装液位计测量液位,筒体(3)上设置视镜(19)用于现场观察液位;
椭圆形上封头(15)最上端设置二次蒸汽出口管(16),靠近二次蒸汽出口管(16)处设置上部温度计(17)用于测量蒸发过程中二次蒸汽温度;
锥形下封头(2)最低端设置出液管(1),用于排出蒸发浓缩液,锥形下封头(2)侧部设置下部温度计(23),用于测量液体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管板中央循环管式蒸发器,其特征在于:中央循环管(10)下部沿圆周均匀设置四个孔洞(25),以方便蒸发过程中溶液循环流动,中央循环管(10)截面积为换热管(6)管束总截面积的40%至100%,中央循环管(10)下部孔洞(25)总截面积为中央循环管(10)截面积的100%至1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管板中央循环管式蒸发器,其特征在于:上环形管板(12)与下环形管板(5)外环边缘焊接于筒体(3)内壁上,上环形管板(12)与下环形管板(5)内环边缘焊接固定于中央循环管(10)外壁上,中央循环管(10)通过支撑筋板(24)焊接固定于锥形下封头(2)上,筒体(3)与中央循环管(10)分别支撑固定着上环形管板(12)与下环形管板(5)外边缘与内边缘,固定支撑间距小,管板厚度可以减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海沁和实业有限公司;岳阳市钾盐科学研究所,未经威海沁和实业有限公司;岳阳市钾盐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8718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机械键盘
- 下一篇:一种方便调节角度的电脑键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