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豆浆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87481.X | 申请日: | 2016-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036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王旭宁;刘爽;周之征;章佳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43/044 | 分类号: | A47J43/044;A47J43/07;A47J31/00;A47J31/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117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豆浆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小家电,特别是一种豆浆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主流豆浆机结构主要由杯体、机头构成,机头扣置在杯体上。机头内设置有电机,电机的出轴伸出下盖端面并伸入水中,电机轴端部安装有粉碎刀具。由于黄豆自身的特性,豆浆机在熬煮豆浆时会产生大量的泡沫,为了避免泡沫溢出,现有的豆浆机一般是采用容积比较大的杯体,在杯体内制浆量标识线的上方预留较大的防溢空间,这使得杯体内的有效容积较小,空间的利用率较低,现有豆浆机杯体的容积与最大制浆量(可制作豆浆的最大容量)的比值通常都在2.5-3,即现有常规最大制浆量为1200ml-1500ml的豆浆机,其杯体的容积通常都在3000ml-3500ml。
杯体在相同截面积的情况下,容积越大其深度(高度)越大,现有豆浆机的杯体的深度都在200mm甚至更深的深度,用户在清洗的时候差不多要将半个手臂深入杯体进行清洗,十分不便,同时杯体过深清洗的时候很难观察杯体内的清洗效果,所以每次清洗时,都要清洗、停下来观察重复多次,用户体验感十分不好。
此外,杯体的深度较深时,所需要的加工材料增加,重量增加,并且加工工艺多、复杂,同时,加工难度系数也增大,而且废品率较高。综合以上,豆浆机杯体深度越深时,将会导致豆浆机的杯体成本偏高。现有的豆浆机杯体通常采用多次拉伸成型的方式,而且杯体深度越大时,需要的拉伸次数也越多,拉伸次数越多必然会导致成品率降低。因此,降低豆浆机杯体深度(高度),对豆浆机杯体的材料成本和工艺成本的降低都会有很大的益处。
由于现有豆浆机杯体的深度较大,豆浆机机头为了配合杯体以及避免机头放置在杯体上工作时,豆浆机整机的重心偏高,传统豆浆机的机头设计都比较长,且电机安装位置离提手较远,同样存在两个问题:第一,因为机头较长,所以机头的清洗面积较大,增大了清洗的难度;第二,电机离提手较远,力臂较长,用户需要更大的力气握住提手进行清洗,手腕受力较大,长期操作会造成用户手腕、手臂酸疼。特别对于年龄较大的老人用户,机头又长又重的确给他们造成了不小的困惑。
基于上述种种问题,本申请人提出一种杯体高度较低的豆浆机,在粉碎过程中,由于液面上方空间较小,浆液在杯体内向上翻滚时会冲击上方机头,并在机头的阻挡下向下折返,这样在杯体内则会形成一个较有规律的循环粉碎过程,但却往往形成粉碎死角,具体的,部分物料由于惯性和离心力作用聚集于杯体角落而无法参与粉碎,粉碎效果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豆浆机,包括机头和杯体,所述机头放置在杯体上,所述机头内设有驱动粉碎刀片的电机,所述杯体侧壁上设置有位于粉碎刀片上方的水位标识,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头与杯体的结合处密封配合,位于水位标识的上方,所述机头上设置有底端开口的扰流腔,所述杯体与扰流腔通过底端开口连通,杯体内的浆液由底端开口进入扰流腔内,所述水位标识距扰流腔底端开口的竖直高度为H1,其中,5mm≤H1≤80mm。
进一步的,所述粉碎刀片距扰流腔底端开口的竖直高度为H2,70mm≤H2≤140mm。
进一步的,所述机头位于水位标识上方且位于扰流腔底端开口的外围设有阻挡壁,所述阻挡壁竖直方向投影面积与扰流腔底端开口竖直方向投影面积之比为0.4~2.5。
进一步的,所述阻挡壁向上凹陷形成围绕机头中心设置的回流腔。
进一步的,所述机头下端包括向下延伸的电机安装部,所述扰流腔和阻挡壁围绕电机安装部布置,所述扰流腔靠近机头中心一侧的侧壁与电机安装部的侧壁齐平,所述阻挡壁竖直方向投影面积与扰流腔底端开口竖直方向投影面积之比为0.8~1.2。
进一步的,所述扰流腔呈部分环形且在位于机头中心的一侧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扰流腔靠近机头中心一侧的侧壁与扰流腔远离机头中心一侧的侧壁之间通过弧形侧壁过渡。
进一步的,所述扰流腔的侧壁设有扰流凸起。
进一步的,所述扰流腔呈上下贯穿机头结构,所述扰流腔具有顶端开口,且顶端开口处设有遮盖顶端开口的盖板,所述盖板上设有与大气连通的透气孔;或者,所述扰流腔底端开口高于杯体的口沿。
进一步的,所述机头外沿设有向下延伸的密封侧壁,所述密封侧壁插入杯体口沿,所述密封侧壁的下沿与杯体侧壁形成台阶过渡,所述密封侧壁外套有与杯体口沿内侧密封配合的密封圈,所述密封侧壁的内侧与扰流腔远离机头中心一侧的侧壁齐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九阳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九阳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8748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