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检测壳体紧闭状态的检测机构、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87496.6 | 申请日: | 2016-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582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6 |
发明(设计)人: | 陆群;黄永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40 | 分类号: | G01M3/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18 | 代理人: | 陈舒维,宋志强 |
地址: | 1013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检测 壳体 紧闭 状态 机构 电子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检测壳体紧闭状态的检测机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电动汽车上,电池管理系统是其能源供给系统,为整车的正常运行提供能量。
电池管理系统包括多个控制器,各个控制器对电池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和反馈,最后将相应的结果传递给整车的总控制器。为了实现上述功能,控制器的电路板要求工作在密封的环境中,避免裸露在空气或其他恶劣环境时产生电气干扰。
因此,控制器的外壳需要严格密封,确保电路板完全处于密封环境中。现有技术中,常常出现控制器的外壳密封不严密,而忽视了出现密封性差的问题,导致控制器工作性能差,无法及时反馈到信息。
有鉴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检测控制器的壳体间紧闭状态的检测机构,从而可及时对壳体的紧闭状态进行检测,避免在非密封环境下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检测壳体间紧闭状态的检测机构,通过该检测机构,能够对壳体的紧闭状态进行检测,避免在非密封环境下工作。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检测壳体间紧闭状态的电子设备。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检测壳体间紧闭状态的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
至少三个有源构件,所述至少三个有源构件分布在第一壳体的开口面,并且所述至少三个有源构件的分布位置在所述开口面中不全共线;其中,所述至少三个有源构件中的每一个具有可产生电平信号的电平输出端、以及可在接地后使所述电平输出端产生的所述电平信号由第一电位下降至第二电位的接地触点;
地电位导体,所述地电位导体设置在用于封盖所述第一壳体的所示开口面的第二壳体,并且所述地电位导体在所述第二壳体的分布范围使所述地电位导体在所述第二壳体对所述第一壳体的所述开口面的封盖处于紧闭状态时,同时接触所述至少三个有源构件中的每一个所述接地触点;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具有用于从所述至少三个有源构件中的每一个的所述电平输出端接收所述电平信号的信号接收端、以及在接收到的所示电平信号不全为所述第二电位时产生告警信号的告警输出端。
可选地,所述第一壳体内容纳有电路板,所述至少三个有源构件承载于所述电路板在所述开口面处暴露的表面。
可选地,所述至少三个有源构件由所述电路板的电源供电。
可选地,所述至少三个有源构件的分布位置靠近在所述电缆板的边缘分布的铜线。
可选地,所述第二壳体在对应所述至少三个有源构件中的每一个的位置处形成凸起。
可选地,所述三个有源构件中的每一个进一步具有用于使能所述电平信号产生的使能端,所述处理器进一步具有用于控制所述使能端的控制输出端。
可选地,所述三个有源构件中的每一个包括:PMOS管、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其中,
所述PMOS管的栅极电连接所述使能端,其源极电连接电源,其漏极电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阻,所述第一电阻和所述第二电阻的连接处与所述电平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接地触点。
除上述检测机构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以上所述的检测机构、以及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的检测机构工作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的检测机构的另一种工作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的检测电路的原理图。
标号说明:
11 有源构件;
111 电平输出端;
112 接地触点;
113 PMOS管;
114 第一电阻;
115 第二电阻;
116 使能端;
12 地电位导体;
13 处理器;
131 信号接收端;
132 告警输出端;
133 控制输出端;
20 第一壳体;
30 第二壳体;
31 凸起;
40 电路板;
41 铜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874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行星减速器壳体气密检测机构
- 下一篇:用于电动车检测的后桥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