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豆浆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87536.7 | 申请日: | 2016-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036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王旭宁;刘爽;周之征;章佳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43/044 | 分类号: | A47J43/044;A47J43/07;A47J31/00;A47J31/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117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豆浆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小家电,特别是一种豆浆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主流豆浆机结构主要由杯体、机头构成,机头扣置在杯体上。机头内设置有电机,电机的出轴伸出下盖端面并伸入水中,电机轴端部安装有粉碎刀具。由于黄豆自身的特性,豆浆机在熬煮豆浆时会产生大量的泡沫,为了避免泡沫溢出,现有的豆浆机一般是采用容积比较大的杯体,在杯体内制浆量标识线的上方预留较大的防溢空间,这使得杯体内的有效容积较小,空间的利用率较低,现有豆浆机杯体的容积与最大制浆量(可制作豆浆的最大容量)的比值通常都在2.5-3,即现有常规最大制浆量为1200ml-1500ml的豆浆机,其杯体的容积通常都在3000ml-3500ml。即便如此,还需要在豆浆机的机头上设置防溢电极,当浆沫触碰到防溢电极时,及时停止加热,避免浆沫溢出。
杯体在相同截面积的情况下,容积越大其深度(高度)越大,现有豆浆机的杯体的深度都在200mm甚至更深的深度,用户在清洗的时候差不多要将半个手臂深入杯体进行清洗,十分不便,同时杯体过深清洗的时候很难观察杯体内的清洗效果,所以每次清洗时,都要清洗、停下来观察重复多次,用户体验感十分不好。
此外,杯体的深度较深时,所需要的加工材料增加,重量增加,并且加工工艺多、复杂,同时,加工难度系数也增大,而且废品率较高。综合以上,豆浆机杯体深度越深时,将会导致豆浆机的杯体成本偏高。现有的豆浆机杯体通常采用多次拉伸成型的方式,而且杯体深度越大时,需要的拉伸次数也越多,拉伸次数越多必然会导致成品率降低。因此,降低豆浆机杯体深度(高度),对豆浆机杯体的材料成本和工艺成本的降低都会有很大的益处。
由于现有豆浆机杯体的深度较大,豆浆机机头为了配合杯体以及避免机头放置在杯体上工作时,豆浆机整机的重心偏高,传统豆浆机的机头设计都比较长,且电机安装位置离提手较远,同样存在两个问题:第一,因为机头较长,所以机头的清洗面积较大,增大了清洗的难度;第二,电机离提手较远,力臂较长,用户需要更大的力气握住提手进行清洗,手腕受力较大,长期操作会造成用户手腕、手臂酸疼。特别对于年龄较大的老人用户,机头又长又重的确给他们造成了不小的困惑。
总之,现有豆浆机在解决豆浆熬煮时泡沫溢出问题上一直没有太好的解决方案,现有采用增大杯体容积的解决方式,与人们对豆浆机轻薄化、小型化的需求产生了较大的矛盾,而现有的豆浆机已经越来越难满足人们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豆浆机在解决豆浆熬煮时泡沫溢出问题上一直没有太好的解决方案,现有采用增大杯体容积的解决方式,与人们对豆浆机轻薄化、小型化的需求产生了较大的矛盾的问题。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豆浆机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豆浆机,包括机头和杯体,所述机头放置在杯体上,所述杯体侧壁上设置有水位标识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头与杯体的结合处密封配合,位于水位标识线的上方,所述机头上设置有贯穿机头的防溢腔,所述防溢腔具有与杯体连通的底端开口和与外部大气相通的顶端开口,所述杯体内的浆液通过底端开口进入防溢腔内,且顶端开口处设置有遮盖顶端开口的防溢盖。
进一步的,所述杯体标识的最大制浆量V2与杯体的总容量V1的比值为0.5~0.9。
进一步的,所述防溢盖的底部设置有向防溢腔内凸起的聚液部。
进一步的,所述聚液部为由防溢盖的边缘向防溢盖的中心形成的渐变凸起。
进一步的,所述聚液部为设置于防溢盖底部的多个凸点。
进一步的,所述顶端开口边缘设置有支撑防溢盖的支撑台阶,所述防溢盖搭持于支撑台阶上。
进一步的,所述防溢盖一端铰接于机头上,且防溢盖可沿铰接处上下旋转。
进一步的,所述防溢盖上设置有多个透气孔,所述多个透气孔的面积之和为S1,且所述顶端开口的面积为S,其中,S1/S不小于1/10。
进一步的,所述防溢盖底部设置有伸入防溢腔内的防溢电极。
进一步的,所述底端开口处设置有遮闭底端开口的盛料板,所述盛料板与防溢腔内壁合围形成料仓;
或者,所述防溢盖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提起防溢盖的提拉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九阳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九阳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875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使用方便的电力电缆收放架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生物观察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