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87695.7 | 申请日: | 2016-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495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1 |
发明(设计)人: | 张小珣;杨修维;杨江;杨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协讯电子(吉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2 | 分类号: | H01R13/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430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插头 连接器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插头连接器组件,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插头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电子设备及内部电连接器均趋于小型化、多样化。由于产品使用环境的不同,为确保电子设备能在特殊环境相持续有效地工作,不同产品对电连接器的性能要求(如防水、防尘等特殊要求)也不同。现有的插头连接器组件一般包括绝缘本体、导电端子及金属外壳,导电端子插入成型于绝缘本体,金属外壳套设于绝缘本体上,为增加防水功能,通常会在绝缘本体与金属外壳的间隙内填充胶体,消除绝缘本体与金属外壳的间隙,实现防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具有前部和后部密封防水的插头连接器组件。
为实现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插头连接器组件,其包括一插头、一金属内壳、一密封塞、一绝缘外壳、一应力释放件及一线缆,所述插头包括金属插头壳体及收容于插头壳体内的电路板,所述插头壳体包括主体部及自主体部向前凸伸的水平板状对接部,所述电路板上下表面具有金属接触片,所述对接部设有供接触片暴露于外侧的开口,所述电路板后端向后凸出于插头壳体,与线缆焊接在一起,所述主体部位于金属内壳内,所述绝缘外壳套设于金属内壳和应力释放件上,所述绝缘外壳设有供应力释放件向后穿过的穿孔,所述密封塞向后收容于绝缘外壳,与绝缘外壳的内侧面过盈配合,所述密封塞具有供插头向前穿过的通孔,所述应力释放件与穿孔内壁面也过盈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密封塞与绝缘外壳的前端面趋于共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体部的上下两侧凸出于对接部,所述密封塞具有向后抵压在主体部上的前盖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盖板向后抵压在金属内壳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密封塞设有从前盖板向后延伸的凸边,所述凸边被夹持固定在金属内壳与绝缘外壳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外壳设有容纳空间及围设于容纳空间外侧的若干外壁、后端壁,所述穿孔设于后端壁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插头连接器组件还包括注塑成型于电路板与线缆连接处的绝缘内模,所述应力释放件与绝缘内模粘结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组件的密封塞向后收容于绝缘外壳,与绝缘外壳的内侧面过盈配合,所述密封塞具有供插头向前穿过的通孔,所述应力释放件与穿孔内壁面也过盈配合,利用密封塞和应力释放件阻止外部水气进入插头连接器组件内部,实现插头连接器组件前部和后部的密封防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分解图,显示绝缘外壳与其他元件分离他。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组件100,其包括一插头10、一金属内壳20、一密封塞30、一绝缘外壳40、一绝缘内模50、一应力释放件60及一线缆70。
插头10为苹果公司发布的闪电插头,其包括一金属插头壳体11及收容于插头壳体11内的电路板12,插头壳体11包括主体部111及自主体部111向前凸伸的水平板状对接部112,主体部111的上下两侧凸出于对接部112,主体部111与对接部112内设有收容电路板12的收容空间(未图示)。
电路板12前端插设于收容空间内,上下表面具有金属接触片121,用以与插座连接器(未图示)的端子接触,对接部112具有供接触片121暴露于外侧的开口113。电路板12后端向后凸出于插头壳体11,与线缆70焊接在一起。
金属内壳20包裹在插头壳体11与电路板12的后端,金属内壳20前端的内表面面与插头壳体11主体部111的外表面一致,紧密贴合在一起。
密封塞30包括呈直立的前盖板31及自前盖板31上下两侧向后凸伸的凸边32,前盖板31设有前后贯穿的通孔33,供插头壳体11对接部112穿过,前盖板31向后收容于绝缘外壳50内,抵在主体部111和金属内壳20前端面上,前盖板31的外表面与插头壳体11前端的内表面过盈配合,消除了两者的间隙,实现防水功能,两者之间还填充UV胶固定,加强密封防水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协讯电子(吉安)有限公司,未经协讯电子(吉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8769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交流便携式供电箱
- 下一篇:汽车电池快速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