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挡油板的发动机油底壳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87918.X | 申请日: | 2016-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536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伞贵权;杜勇;李志强;穆柏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朝阳朝柴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11/00 | 分类号: | F01M11/00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2209 | 代理人: | 董一宁 |
地址: | 122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挡油板 发动 机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部件,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的油底壳。
背景技术
油底壳是发动机必不可少的部件,其功能主要是储存机油,通过机油泵的吸油盘向发动机各个部位提供机油,满足发动机的冷却及润滑需要。目前机油壳的设计缺陷是,车辆在急转弯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使机油涌向一侧;或者遇到紧急情况制动刹车,由于惯性作用,油底壳内的机油瞬时涌出相当高的程度,导致油底壳吸油盘露出机油表面,无法吸入机油造成瞬时的断油。如果因路况复杂该工况连续出现时,将因为缺少机油润滑冷却导致发动机出现严重故障甚至报废,或造成严重事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带挡油板的油底壳,无论汽车处于什么运行状态,始终保证吸油盘处于油底壳机油内,机油泵都不会出现空吸状态,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与技术结构进行说明。
带挡油板的发动机油底壳,包括油底壳、挡油板。油底壳内设有挡油板,挡油板设计为直角形,机油泵的吸油盘置于挡油板的中间。挡油板的两个立面与油底壳的两个侧面共同围城一个油池,将吸油盘圈在其中,挡油板与油底壳焊接固定,但挡油板底部与油底壳之间留有间隙。
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是,利用挡油板两个侧面与油底壳的两个侧面作为四壁构成一个储油池,当汽车在急转弯或急刹车时,大幅度波动的机油因受到围挡阻隔,难以涌出挡油板之外,保证吸油盘始终浸没于机油之中。油底壳相同的储油量,不会出现吸油盘露出机油表面的现象发生,从而保证了发动机正常供油。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及产生的有益效果是:带挡油功能的油底壳,能够保证车辆在急转弯或在急刹车时,油底壳里的机油泵吸油盘始终浸在机油里面。在整车发生大的振荡时,机油碰撞到挡油板板后会起到稳定作用,从而保证发动机机油的正常供给。同时该装置结构合理、工艺简单、适合于多类型的发动机配套安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图。
图2是紧急刹车时横向示意油底壳机油状态实施例简图。
图3是车辆急转弯时纵向示意油底壳机油状态实施例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做进一步的说明。
带挡油板的发动机油底壳,包括油底壳、挡油板,其结构是:油底壳1内设有挡油板2,挡油板设计为直角形,机油泵的吸油盘3置于挡油板的中间。挡油板的两个立面与油底壳的两个侧面共同围城一个油池,将吸油盘圈在其中,挡油板与油底壳焊接固定,但挡油板底部与油底壳之间留有间隙。挡油板一边的边长为165-175mm;另一边的边长为180-190mm,高度为120-125mm。
作为实施例,设计挡油板一边的边长L1为170mm;另一边长L2为185mm;高H为 125mm。油底壳按照标准注油量注入机油,因为挡油板底部与油底壳之间留有间隙,所以机油泵吸油盘所在位置的油面与油底壳油面相等。但是当车辆上、下坡、急转弯、以及紧急刹车等情况下,由于档油板作用使油池体积相对减小,机油不会大面积波动,所以能将大部分机油挡住,以保证吸油盘浸没在机油之中,维持发动机不断油。
图2和图3分别给出了紧急刹车以及车辆急转弯时机油状态的实施例说明简图。本实用新型已大批应用到CY4102型发动机上,使用效果很好,解决了机油压力低使发动机报警问题,提高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朝阳朝柴动力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朝阳朝柴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8791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人脸辨识模组
- 下一篇:一种手持视频设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