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转式击柱击套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88375.3 | 申请日: | 2016-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236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发明(设计)人: | 廖军;于劭钧;薛鹏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19/00 | 分类号: | G01N19/00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51213 | 代理人: | 谭德兵 |
地址: | 6210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式击柱击套 分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炸药、火药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旋转式击柱击套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固体及浆状炸药、火药的摩擦感度、撞击感度的测试是炸药感度测试、鉴定试验的主要测试项目。实际工作中,由于在火炸药撞击感度试验中,经常出现炸药熔融或炸药爆炸的现象,导致击柱击套挤压紧实,不可拆卸,不便清理炸药残渣,不可随意丢弃,并且由于试验量众多,为了节约成本,击柱击套应当回收利用。改进前,分离击柱击套的方法为:用击杆及锤头敲击击柱击套,以达到分离的目的。但这种方法存在多种问题:(1)工装简陋,没有安全防护措施。若敲爆炸药,使击柱飞射,易击伤工作人员,造成安全事故;(2)敲击过程,产生较大噪音,损害听力;(3)用锤头敲击击杆,容易敲伤手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旋转式击柱击套分离装置,用于解决炸药、火药在撞击感度测试实验后的击柱击套不易分离的技术问题。
考虑到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旋转式击柱击套分离装置,包括转轮、转柱、顶杆、底座和防护板,所述转轮设置于所述转柱上端,所述顶杆设置于所述转柱下端,所述转柱贯穿上盖且所述转柱通过螺纹与所述上盖配合,所述防护板设置于所述上盖和底板之间,所述防护板与所述上盖和底板围成一个封闭空间,一部分所述防护板能相对所述上盖和底板滑动、使所述封闭空间开启或关闭,所述封闭空间内的所述底板上固定设置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第一通孔,所述顶杆与所述第一通孔位于同一竖直方向上。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底板上设置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位于所述第一通孔下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方案,所述底板的第二通孔下方设置回收盒。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方案,能够相对所述上盖和底板滑动的防护板上设置把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之一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旋转式击柱击套分离装置,在使用时将卡紧的击柱击套由人工将其放置在底座中央,将防护板关紧,旋转上部转轮,带动转柱向下旋转,顶杆与卡紧的击柱挤压,向下的作用力可将击柱挤压分离出去,同时装置底部设计有回收盒,可将分离后的击柱回收利用;本装置解决了炸药撞击感度测试后,击柱击套因卡紧而不易分离的技术问题,降低了通过敲击分离击柱击套存在的风险,减少了未知或不可预知事件的发生;本实用新型自成一套系统,安全防护效果好,省时省力,无撞击噪音产生,能够对击柱击套进行安全分离,安全可靠且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申请文件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对本申请文件中一些实施例的参考,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得到其它的附图。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旋转式击柱击套分离装置的结构。
其中,附图中的附图标记所对应的名称为:
1-转轮,2-转柱,3-顶杆,4-底座,5-回收盒,6-防护板,7-击柱击套组件,8-上盖,9-底板,10-第一通孔,11-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如图1所示,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旋转式击柱击套分离装置的结构,一种旋转式击柱击套分离装置,包括转轮1、转柱2、顶杆3、底座4、回收盒5和防护板6,所述转轮1设置于所述转柱2上端,所述顶杆3设置于所述转柱2下端,所述转柱2贯穿上盖8且所述转柱2通过螺纹与所述上盖8配合,所述防护板6设置于所述上盖8和底板9之间,所述防护板6与所述上盖8和底板9围成一个封闭空间,一部分所述防护板6能相对所述上盖8和底板9滑动、使所述封闭空间开启或关闭,能够相对所述上盖8和底板9滑动的防护板6上设置把手11,所述封闭空间内的所述底板9上固定设置底座4,所述底座4上设置第一通孔10,所述顶杆3与所述第一通孔10位于同一竖直方向上。所述底板9上设置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位于所述第一通孔10下方。所述底板9的第二通孔下方设置回收盒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883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能模拟腐蚀环境的锚固顺层边坡模型试验系统
- 下一篇:一种毯垫防滑测试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