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低热值煤气一次再热发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88424.3 | 申请日: | 2016-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986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1 |
发明(设计)人: | 李社锋;艾庆文;陶玲;王文坦;郭华军;邵雁;陈堃;徐秀英;覃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都市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B31/00 | 分类号: | F22B31/00;F22B31/08;F22G7/12;F01K11/02;F01D1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8 | 代理人: | 程殿军,张瑾 |
地址: | 430071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值 煤气 一次 发电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节能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热值煤气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中国是世界上的钢铁生产大国,钢铁企业在冶炼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副产煤气,如高炉煤气、转炉煤气和焦炉煤气,其中,高炉煤气具有产量最大、热值最低、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特点。近年来,我国能源紧缺日趋突出,环保要求日益提高,高炉煤气发电在钢铁企业得到逐步应用,如申请号为201320444475.0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全烧高炉煤气锅炉烟气余热回收利用系统,申请号为201320446384.0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全烧高炉煤气锅炉烟气余热深度回收利用系统,但是上述高炉煤气发电系统仅着重提高烟气侧余热的回收利用,而未考虑汽水侧如何提高热效率;申请号为201510239804.1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自备电厂燃烧冶金煤气的发电方法及系统,但其仅仅提供了一种钢铁企业煤气发电的概念和方法,没有相关发电系统。虽然高炉煤气发电在钢铁企业得到逐步应用,但是目前仍然存在锅炉燃烧不稳定、受热面布置不合理、热效率低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一种低热值煤气一次再热发电系统,至少可解决现有技术的部分缺陷。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一种低热值煤气一次再热发电系统,包括锅炉及汽轮机,所述锅炉的炉体包括有燃烧室、水平烟道和竖直烟道,所述燃烧室上设有燃烧器结构,所述燃烧器结构包括第一燃烧器层,所述第一燃烧器层包括布置于所述燃烧室前墙的至少一个第一燃烧器,或包括对冲布置于所述燃烧室前墙和后墙的多个第一燃烧器,各所述第一燃烧器均包括由内而外依次套接的点火气管、第一燃气管和第一助燃气管,所述第一燃气管连接有低热值煤气供应管;所述水平烟道内布置有过热器,所述竖直烟道内自上而下依次布置有再热器和省煤器;所述竖直烟道的烟气出口连接有烟气除尘机构;所述汽轮机包括高压缸和低压缸,所述高压缸的蒸汽入口通过第一蒸汽管路与所述过热器的出口端连通,所述高压缸的蒸汽出口通过第二蒸汽管路与所述再热器的入口端连通,所述低压缸的蒸汽入口通过第三蒸汽管路与所述再热器的出口端连通。
低热值煤气一次再热发电系统所述低压缸的蒸汽出口连接有冷凝管路,所述冷凝管路上设有凝汽器及凝结水泵,所述冷凝管路的出口端与所述省煤器的入口端连通。
低热值煤气一次再热发电系统所述冷凝管路上还设有低压加热器和高压加热器,所述凝汽器、所述凝结水泵、所述低压加热器及所述高压加热器沿凝结水流通方向依次布置。
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低热值煤气一次再热发电系统还包括高压旁路机构和低压旁路机构;所述高压旁路机构的蒸汽入口端旁接于所述第一蒸汽管路上,所述高压旁路机构的蒸汽出口端旁接于所述第二蒸汽管路上;所述低压旁路机构的蒸汽入口端旁接于所述第三蒸汽管路上,所述低压旁路机构的蒸汽出口端旁接于所述冷凝管路上且旁接点位于所述凝汽器与所述低压缸蒸汽出口之间。
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高压旁路机构包括并联布置的至少一个高压旁路,各所述高压旁路上均设有高旁压力阀,各所述高旁压力阀的减温水入口端均连接有一高压喷水管路,各所述高压喷水管路上均设有高旁喷水调节阀和高旁喷水隔离阀;所述低压旁路机构包括并联布置的至少一个低压旁路,各所述低压旁路上均设有低旁压力阀,各所述低旁压力阀的减温水入口端均连接有一低压喷水管路,各所述低压喷水管路上均设有低旁喷水调节阀和低旁喷水隔离阀。
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第一燃气管和所述第一助燃气管出口端均设置有旋流叶片组,每一旋流叶片组的各旋流叶片环形布置于对应的气管内腔中,各旋流叶片均沿对应的气管的径向布置。
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燃烧器结构还包括第二燃烧器层,所述第二燃烧器层位于所述第一燃烧器层上方;所述第二燃烧器层包括布置于所述燃烧室前墙的至少一个第二燃烧器,或包括对冲布置于所述燃烧室前墙和后墙的多个第二燃烧器;各所述第二燃烧器均包括自内而外依次套接的第二燃气管、第二助燃气管、第三燃气管和第三助燃气管,各气管的出口端均设置有旋流叶片组,每一旋流叶片组的各旋流叶片环形布置于对应的气管内腔中,各旋流叶片均沿对应的气管的径向布置。
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第二燃气管与所述第三燃气管连接相同的燃气源。
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竖直烟道内还布置有空气预热器,所述空气预热器位于所述省煤器下方;所述第一助燃气管、所述第二助燃气管及所述第三助燃气管均连接有助燃气供应管,所述空气预热器的出口端与至少其中一个所述助燃气供应管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都市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都市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884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物质蒸汽锅炉
- 下一篇:低热值煤气高温超高压发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