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应急通信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89394.8 | 申请日: | 2016-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229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前沿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4W16/26 | 分类号: | H04W16/26;H04W88/08;H04Q1/02;B64B1/52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44237 | 代理人: | 阳开亮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急 通信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应急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急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的应急通信系统基本上是建立在铁塔基站或者通信指挥车上。由于电磁波是在近地面传播,存在着阴影衰落、瑞利衰落和近地面极化衰落等问题,导致应急通信系统在预期覆盖面积内存中通信盲点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应急通信系统,其旨在解决存在在预期覆盖面积通信盲点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应急通信系统,包括于近地空气中具有浮力的浮力升空装置、乘载于所述浮力升空装置的通信基站装置以及乘载于所述浮力升空装置并用于为所述通信基站装置供电的供电装置。
可选地,所述通信基站装置包括天线、与所述天线连接并通过所述天线提供集群无线电的集群通信基站。
可选地,所述集群通信基站包括基站收发信机以及与所述基站收发信机连接的基站控制器,所述基站收发信机通过馈线与所述天线连接。
可选地,所述基站控制器与所述基站收发信机通过千兆以太网线连接。
可选地,所述浮力升空装置包括于近地空气中具有浮力的气囊以及连接于所述气囊的载物机构,所述通信基站装置和所述供电装置均可拆卸地连接于所 述载物机构。
可选地,所述浮力升空装置包括用于向所述气囊充入或从所述气囊中抽出氦气的浮升控制组件。
可选地,所述应急通信系统至少包括一个设于所述载物机构周侧并对所述载物机构施加水平方向作用力的飞行风扇。
可选地,所述供电装置包括蓄电池,以及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并用于将太阳能转为电能且存储至所述蓄电池的光伏组件。
可选地,所述应急通信系统包括一端连接于所述浮力升空装置的系留绳索及连接于所述系留绳索的另一端的锚泊装置,所述锚泊装置设置于地面。
可选地,所述系留绳索包括电缆和通信光纤,所述锚泊装置上设置有电力提供装置,所述电力提供装置连接于所述电缆的一端以向浮力升空装置上的所述通信基站装置提供电能,所述通信光纤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通信基站装置,另一端连接于设置于地面的网络提供装置。
基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由于通信基站装置和供电装置均乘载于浮力升空装置,通信基站装置和供电装置将随浮力升空装置一起上升到空中,其中,通信基站装置能够进行通信中转作业。在通信基站装置将随浮力升空装置一起上升到空中后,通信基站装置处于近地空气中,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接近于自由空间传播,地面地理环境对电磁波的影响将会变得小,有效降低阴影衰落、瑞利衰落和近地面极化衰落等问题的影响,这样,在预期覆盖面积内,通信基站装置的通信信号的覆盖不受地面地理环境的影响,不会有通信盲点。
此外,基于此结构,能够增大覆盖面积,提高覆盖质量,有利于实现跨区域、跨地区的应急通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 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应急通信系统的使用状态图。
附图标号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前沿技术研究院,未经东莞前沿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893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