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溺水自救腰带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89953.5 | 申请日: | 2016-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675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1 |
发明(设计)人: | 邱国鹏;王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明学院 |
主分类号: | B63C9/15 | 分类号: | B63C9/15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林捷 |
地址: | 365004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溺水 自救 腰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溺水自救腰带。
背景技术:
现有传统救生圈在使用时候比较不方便,游泳者在游泳时一般不爱佩戴,但万一在游泳过程中如果出现紧急状况,就会可能因为未佩戴救生圈而造成无可挽回的悲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溺水自救腰带,该溺水自救腰带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有利于方便人们的佩戴使用。
本实用新型溺水自救腰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可绑在使用者腰部的带体,所述带体由两片防水柔性材料叠置形成,并在周沿封闭密封,在带体内设有储气罐和安装在储气罐上的充气阀,所述带体上设有充气阀的触发开关。
进一步的,上述触发开关为按压式开关,在按压该按压开关后,充气阀开启,使储气罐内的压缩气充满带体。
进一步的,上述触发开关为感应开关,该感应开关连接使用者血压和心跳的传感器。
进一步的,上述带体端部设有绑带以有利于使用者捆绑腰部。
本实用新型溺水自救腰带工作时,通过触发开关的触发,使充气阀接通,从而使储气罐内的压缩空气被释放出,使带体充满气,绑在使用者腰部即可具有浮力,从而避免了意外情况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溺水自救腰带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有利于方便人们的佩戴使用,及。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溺水自救腰带的构造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面图;
图3是储气罐、充气阀和触发开关在未使用时的连接构造示意图;
图4是储气罐、充气阀和触发开关在使用时的连接构造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溺水自救腰带包括可绑在使用者腰部的带体1,所述带体由两片防水柔性材料2叠置形成,并在周沿封闭密封,在带体内设有储气罐3和安装在储气罐3上的充气阀4,所述带体2上设有充气阀的触发开关5。
进一步的,为了设计合理,上述触发开关为按压式开关,在按压该按压开关后,充气阀开启,使储气罐内的压缩气充满带体。
进一步的,另一种实施例,上述触发开关为感应开关,该感应开关连接使用者血压和心跳的传感器。
进一步的,为了方便捆绑,上述带体端部设有绑带6以有利于使用者捆绑腰部。
其中触发开关5为一根拐形杆8,在杆的内端部设有密封阀芯7,所述充气阀内设有以利根拐形杆8放入的通道9,所述通道9的下端部具有锥形口10,所述密封阀芯7上设有与该锥形口10配合的凸锥11,在未按压该拐形杆8时,凸锥11在储气罐3内压缩空气及压缩弹簧12的作用,使凸锥11与锥形口10密闭配合,不会出气,在按压拐形杆8后,凸锥11克服压缩空气及弹簧作用,使凸锥11脱离锥形口10的密闭配合,使压缩空气排出,从而充满带体。
本实用新型溺水自救腰带工作时,通过触发开关的触发,使充气阀接通,从而使储气罐内的压缩空气被释放出,使带体充满气,绑在使用者腰部即可具有浮力,从而避免了意外情况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溺水自救腰带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有利于方便人们的佩戴使用,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明学院,未经三明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8995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