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强度变速手柄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91065.7 | 申请日: | 2016-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175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林振毅;赵康康;孔聪君;何昌腾;叶午良;陶勇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方向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9/02 | 分类号: | F16H5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605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变速 手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高强度变速手柄。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汽车变成了越来越普遍的家庭必需品,而汽车手柄则是汽车的必备零件。
目前,市场上的变速手柄,它包括骨架以及包覆于骨架外的保护罩,骨架上设有连接孔、滑动孔以及置于连接孔和滑动孔之间的定位块,骨架上还设有调节块以及与调节块相抵触且置于滑动孔内的滑动块。传统的变速手柄在与变速箱上连接杆进行连接时,两者之间的连接并未采用较多的限位手段,只是将连接杆插入换挡手柄内,然后在通过外加的固定件对换挡手柄和连接杆进行固定,因此导致换挡手柄和连接杆之间的固定效果较差,从而影响换挡效果,并且对于滑动块的限位效果较差,在调节块对滑动块进行调节时,容易造成滑动块的偏移,从而影响变速调节,以及使用时的舒适程度都是目前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连接杆的限位效果好,对滑动块的限位效果以及使用舒适的变速手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强度变速手柄,包括骨架以及包覆于骨架外的保护罩,骨架上设有连接孔、滑动孔以及置于连接孔和滑动孔之间的定位块,骨架上还设有调节块以及与调节块相抵触且置于滑动孔内的滑动块,其特征是:所述连接孔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第二限位部置于第一限位部上方,第一限位部包括输入端以及与第二限位部相互连接的输出端,第一限位部的内部口径由输入端往输出端逐渐减小,输入端的口径与输出端的口径之间的比值在1-1.2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变速手柄包括骨架以及包覆于骨架外的保护罩,骨架上设有连接孔、滑动孔以及置于连接孔和滑动孔之间的定位块,骨架还上设有调节块以及与调节块相抵触且置于滑动孔内的滑动块,为了增加变速手柄与连接杆之间的连接稳定性,连接孔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第二限位部置于第一限位部上方,通过将与连接杆进行连接的连接孔设置为由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组成,通过增加了多个限位部,以达到增加连接杆和变速手柄之间连接稳定以及良好传动的特点,第一限位部包括输入端以及与第二限位部相互连接的输出端,并且本实用新型将第一限位部的内部口径由输入端往输出端逐渐减小设置,使得第一限位部对于连接杆有着逐渐紧固的特点,进一步的将输入端的口径与输出端的口径之间的比值在1-1.2之间,当两者之间的比值小于1时,影响安装,大于1.2时,会因为输入端的过大,导致减弱紧固效果,因此将两者之间的比值设置在1-1.2之间,使得无论是安装还是紧固效果,均为最佳效果,并且分段式的限位部减小了表面应力的集中,同时保证了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动孔内设有第一限位卡槽,第一限位卡槽包括第一连接部、卡接部以及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均与滑动孔连接,卡接部呈圆弧状,滑动块设有与第一限位卡槽相适配的限位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动孔内设有第一限位卡槽,通过在滑动孔内设有的第一限位卡槽,并且在滑动块上设有用于与第一限位卡槽相适配的限位块,从而保证了对滑动块在滑动孔内的移动稳定性,从而保证了良好的换挡效果,并且第一限位卡槽包括第一连接部、卡接部以及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均与滑动孔连接,卡接部呈圆弧状,通过采用上述结构设置,圆弧状结构保证了对滑动块上的限位块有着良好的贴合效果,并且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设置保证了连接强度,从而增加了对滑动块的稳定限位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动块上还设有第二限位卡槽,第二限位卡槽呈圆弧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动块上还设有第二限位卡槽,第二限位卡槽呈圆弧状,为了增加连接杆与滑动块之间的配合紧密性,通过在滑动块上设有的第二限位卡槽,并且将第二限位卡槽设置为圆弧状,进一步的在连接杆设有与第二限位卡槽相适配的凸起,圆弧状结构的第二限位卡槽对连接杆上的凸起有着一定的包裹效果,从而增加了连接杆对滑动块的良好的抵触传动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保护罩包括贴合部,贴合部呈圆弧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护罩包括贴合部,在使用的过程中,贴合部通常是与手掌直接接触的,因此将贴合部设置为圆弧状,符合人体构造学的要求,从而保证了使用时的舒适程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强度变速手柄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强度变速手柄实施例的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方向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方向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910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