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立式刹酵罐体外螺旋出料装置及刹酵罐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91627.8 | 申请日: | 2016-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478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1B1/04 | 分类号: | C11B1/04 |
代理公司: | 郑州立格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1126 | 代理人: | 李红卫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式 刹酵罐 体外 螺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制油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立式刹酵罐体外螺旋出料装置及刹酵罐。
背景技术
对棕榈果进行压榨制取棕榈油之前,先需要对棕榈果进行刹酵,即需要对棕榈果进行高温蒸煮。现有技术中多采用刹酵罐对棕榈果实施刹酵作业。刹酵罐包括立式和卧式刹酵罐,其中立式刹酵罐的进料口在上、出料口在下,其出料口的设置和出料方式分为两种:1)出料口斜向下设置,可以使得棕榈果在自重作用下从出料口滚出,但是由于棕榈果的体积较大,在罐内果实密度较大的情况下容易造成果实之间的相互挤压,从而堵塞出料口并难于出料;2)出料口水平设置,通过罐内设置的螺旋输送机转动将棕榈果出料,但是由于罐体的进、出料口存在可观的高度差,棕榈果在进料时,下落高度给其带来的加速度配合其本身的大体积、高质量,使得棕榈果具有很强的冲击性,所以当棕榈果落至罐体底部时,很容易将出料口处的螺旋输送机砸伤,造成螺旋输送机的轴杆和螺旋叶片变形,影响出料作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立式刹酵罐体外螺旋出料装置及刹酵罐,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在不影响出料效率的基础上,避免棕榈果下料时砸伤出料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立式刹酵罐体外螺旋出料装置,所述出料装置为位于罐体外部且与罐体出料口对应设置的螺旋输送机,螺旋输送机固设在第一移动车顶部,第一移动车与第一轨道滑动连接且通过动力机构作直线往复运动。
优选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分别设置于第一轨道两端的第一电动机,第一电动机通过链轮与平行于第一轨道的链条啮合;第一移动车底部与链条顶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方案是在出料时,控制第一电动机正转,链轮带动链条,间接带动第一移动车朝向罐体的出料口移动,待螺旋输送机快要到达出料口时,开启出料口的快开门,使得螺旋输送机的轴杆螺旋叶片端进入出料口,同时控制螺旋输送机正向转动着插入罐体内,待螺旋输送机到位后,控制第一电动机停止转动,并通过定位锁锁死第一滑轮保持第一移动车位置固定,然后控制螺旋输送机反向转动进行出料,出料完毕后,上述操作逆向进行即可。
优选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设置于第一移动车下方的蜗杆,蜗杆与固设在第一移动车底部的齿条啮合。
同样的,动力机构也可采用蜗杆-齿条传动,控制蜗杆正、反转动,使得齿条带动第一移动车作直线往复运动。
优选的,所述出料装置还包括位于第一轨道下方且与第一轨道垂直的第二轨道,第二轨道与第二移动车滑动连接,第一轨道固设在第二移动车上,第二移动车上设有第二电动机,第二电动机的转轴与第二移动车的滑轮连接。
优选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固设在第二移动车上的气缸或液压缸,气缸或液压缸的活塞杆通过连板与第一移动车连接。
优选的,第一移动车和第二移动车的滑轮上皆设有定位锁。
作为优选的方案,对于工业化大规模的刹酵生产线,可以在同一排的刹酵罐前设置第二轨道,当对某一刹酵罐出料时,控制第二电动机转动带动第二移动车在第二轨道上移动至相应刹酵罐出料口的对应处,然后通过定位锁锁死第二滑轮并启动气缸或液压缸,气缸或液压缸的活塞杆通过连板间接带动第一移动车朝向罐体的出料口移动,待螺旋输送机快要到达出料口时,开启出料口的快开门,使得螺旋输送机的轴杆螺旋叶片端进入出料口,同时控制螺旋输送机正向转动并插入罐体内,待螺旋输送机到位后,控制气缸或液压缸停止工作,并通过定位锁锁死第一滑轮保持第一移动车位置固定,然后控制螺旋输送机反向转动进行出料,出料完毕后,上述操作逆向进行即可。
设有上述罐体外螺旋出料装置的刹酵罐,所述罐体内设有与出料口底部边沿水平对齐的滤板且罐体内壁对应出料口处斜向设有挡料板,滤板下方至罐体底端为集液斗,集液斗通过排液口与外界连通。
优选的,所述挡料板上设有滤孔。
优选的,所述罐体顶部设有进料口,进料口、出料口和排液口处皆设有快开门。
优选的,所述罐体内均匀设置有数个开口朝下的蒸汽喷管,蒸汽喷管与包绕在罐体外壁的蒸汽盘管连通。
蒸汽喷管通过蒸气盘管供应高温水蒸汽,并均匀喷射在罐体内棕榈果上以对其进行刹酵。
挡料板的设置可以有效防止棕榈果在罐体底部过盈堆积而提高出料难度,同时也可以缓冲棕榈果下料时的冲击性,保护罐体内部机构。
滤板和集液斗的设置,可以将罐体的积水与棕榈果分离,防止棕榈果含水太高,造成脱果榨油的困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工业大学,未经河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916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