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环境风洞试验室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92271.X | 申请日: | 2016-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084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张鹏;吴晓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佐竹冷热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9/04 | 分类号: | G01M9/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11 | 代理人: | 戴广志 |
地址: | 201204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环境 风洞 试验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环境测试时使用的汽车环境风洞试验室。
背景技术
风洞是能人工产生和控制气流,以模拟飞行器或物体周围气体的流动,并可量度气流对物体的作用以及观察物理现象的一种管道状实验设备,它是进行空气动力实验最常用、最有效的工具。汽车风洞是用来测试汽车、研究汽车的气动性能的。
汽车风洞主要包括风洞试验舱和底盘测功机地坑,风洞试验舱用于模拟试验所需要的试验环境(温度、湿度、风力等),底盘测功机地坑安装有汽车底盘测功机,用于模拟汽车行驶路况。
如图1所示,一种底盘测功机地坑的结构示意图,该方案在底盘测功机地板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四周用库板维护结构进行保温,采用与试验仓内空气循环的方式来实现地坑内的通风,由于环境风洞试验室对仓内气流品质要求非常高,此种方式对试验仓的气流不利,会影响测试准确性。
如图2所示,另一种底盘测功机地坑的结构示意图,该方案直接将底盘测功机直接置于混凝土基础上,四周无库板维护结构进行保温,测功机周围就是外界空气。测功机的地板(顶部与试验仓相连处)进行保温,但由于测功机转鼓可移动,难免会有间隙,此时试验仓内的低温空气进入测功机内部,会导致电机凝水而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避免底盘测功机地坑由于温差产生凝水的汽车环境风洞试验室。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避免底盘测功机地坑空气循环对风洞试验舱气流产生影响的汽车环境风洞试验室。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环境风洞试验室,包括:风洞试验舱和底盘测功机地坑、第一风机、第二风机和新风系统;
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安装在所述底盘测功机地坑侧壁,第一风机直接与室外连通,第二风机与新风系统连通。
进一步改进,第一风机为出风机,第二风机为进风机。
进一步改进,所述新风系统能除湿。
进一步改进,为避免底盘测功机地坑空气循环对风洞试验舱气流产生影响,增加压差传感器和风机控制模块;
压差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底盘测功机地坑侧壁,所述压差传感器测量底盘测功机地坑内和风洞试验舱内压力,风机控制模块根据所述压差传感器控制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启停,使底盘测功机地坑内和风动试验舱内压力平衡。
进一步改进,设置在所述底盘测功机外壁的保温层,所述保温层用于对地坑进行密封和隔断。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结果:
1、由于汽车环境风洞试验室对试验仓内气流品质要求非常高,因此在底盘测功机地坑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均安装一个风机,可以有效控制地坑内气压,防止由于底盘测功机地坑和风洞试验舱具有压差产生气流对风动试验舱的气流造成干扰。
2、由于环境风洞试验室风动试验舱的温度范围为-40~60℃,风洞试验舱与底盘测功机地坑不能保证完全隔断,低温工况时会导致测功机电机内部凝水,导致电机损坏,因此将处理过的干燥新风通过第二风机(进风机)送入到地坑内,再通过第一风机(出风机)抽风将低温空气排到室外,从而可以控制地坑内空气的温湿度,保证电机不凝水,从而延长电机寿命,使底盘测功机可以安全高效地运行。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一种现有底盘测功机地坑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另一种现有底盘测功机地坑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是底盘测功机地坑
2 是出风口
3 是进风口
4 是水泥基础
5 是风洞试验舱
6 是出风机
7 是进风机
8 是压差传感器
9 是新风系统
A 是汽车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为汽车环境风洞试验室一实施例,包括:风洞试验舱和底盘测功机地坑、出风机、进风机和新风系统;
出风机和进风机安装在所述底盘测功机地坑侧壁,出风机直接与室外连通,进风机与新风系统连通,所述新风系统能除湿。
压差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底盘测功机地坑侧壁,所述压差传感器测量底盘测功机地坑内和风洞试验舱内压力,风机控制模块根据所述压差传感器控制出风机和进风机启停,使底盘测功机地坑内和风洞试验舱内压力平衡。
所述底盘测功机外壁具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用于对地坑进行密封和隔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佐竹冷热控制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佐竹冷热控制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9227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α-成核聚丙烯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临近空间螺旋桨地面试验测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