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BIM技术用于建筑物楼板施工的铝合金模板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92545.5 | 申请日: | 2016-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130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李冬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1/36 | 分类号: | E04G11/36;E04G11/48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安专利事务所34114 | 代理人: | 金惠贞 |
地址: | 20043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bim 技术 用于 建筑物 楼板 施工 铝合金 模板 机构 | ||
1.基于BIM技术用于建筑物楼板施工的铝合金模板机构,包括二十块以上的铝合金模板(1)和支撑机构;二十块以上的铝合金模板(1)排列成平面,每四列以上的铝合金模板(1)之间设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直立的支撑杆(2)和两根支撑横梁(31),支撑杆(2)的上端连接着两根支撑横梁(31)的连接处,两根支撑横梁(31)的两侧面分别连接着相邻的铝合金模板(1),其特征在于:
所述两根支撑横梁(31)的连接处通过连接支撑机构连接着支撑杆(2),所述连接支撑机构起加强支撑作用;
用于建筑物施工中,楼板的混凝土浇注施工完成,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50%,时间72~96小时,仅保留支撑机构承担上部静荷载及动荷载,即可拆卸铝合金模板(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BIM技术用于建筑物楼板施工的铝合金模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撑机构包括顶托块(32)、短撑管(36)和两块连接板(33);所述顶托块(32)为槽钢状,且两侧面呈倒梯形,底部面积大于槽口面积,槽口两侧边向外翻形成卡槽;所述短撑管(36)的一端固定插设在顶托块(32)的槽口内,另一端位于所述槽口外;所述两块连接板(33)分别位于槽口两侧的卡槽内,每块连接板(33)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螺栓(34)连接着相邻的支撑横梁(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基于BIM技术用于建筑物楼板施工的铝合金模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螺栓(34)为圆锥状的螺栓,中部径向开设有销孔,销孔内插设有插销(3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BIM技术用于建筑物楼板施工的铝合金模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为可调支撑杆,包括活动支撑杆(23)和固定撑杆(21),活动支撑杆(23)和固定支撑杆(21)之间通过螺纹连接,螺纹连接处设有定位锁扣(2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BIM技术用于建筑物楼板施工的铝合金模板机构,其特征在于:相邻支撑杆(2)之间的间距为1.2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9254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