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制备镁合金铸锭试样的重力金属型铸造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92892.8 | 申请日: | 2016-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158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发明(设计)人: | 付三玲;李全安;张清;陈君;朱利敏;陈晓亚;李炎;文九巴;张兴渊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D7/06 | 分类号: | B22D7/06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41120 | 代理人: | 刘兴华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镁合金 铸锭 试样 重力 金属 铸造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设计制造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制备镁合金铸锭试样的重力金属型铸造模具。
背景技术
铸造是一种传统的热加工工艺,经济实用,尤其对于形状复杂,材料难切削的零件,铸造方法更能凸显它的优势。
镁合金密度小、导热性能好、熔液态时流动性好、浇注充型过程中易吸气、氧化,因此所用模具要考虑整个浇铸过程能够均匀冷却,尽量减少或避免铸造缩松缺陷。
现有的针对镁合金铸锭试样的重力金属型铸造模具,其浇注用的通道设置在型腔的一侧,该种铸造模具存在以下缺陷:一、液态镁合金是从型腔的一侧向型腔内部流动,在型腔内传导所需时间较长,导致在整个浇铸过程中液态镁合金不能够实现均匀冷却,试验试样组织不一致,造成缩松等缺陷;二、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的两端均通过螺栓连接,缺陷是定位不精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制备镁合金铸锭试样的重力金属型铸造模具,能够从模具的中间位置向型腔的两端同时注入液态镁合金,传导所需时间较短,在整个浇铸过程中液态镁合金能够实现均匀冷却,凝固时间一致,试验试样组织一致,从而尽量减少或避免缩松等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制备镁合金铸锭试样的重力金属型铸造模具,包括第一模具和与第一模具相配合的第二模具,第一模具上开设有第一型腔,第二模具上开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型腔配合以构成一个浇筑用的完整型腔的第二型腔,
所述第一型腔的内部中间位置设有将第一型腔分隔成型腔A和型腔B的浇筑台A,浇筑台A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浇筑凹槽A,第二型腔内设有用于与浇筑台A配合的浇筑台B,浇筑台B上设有用于与浇筑凹槽A配合以构成一个浇筑通道的浇筑凹槽B,浇筑凹槽A上沿浇筑凹槽A的宽度方向开设有凹槽C,浇筑凹槽B上开设有用于与凹槽C配合以构成一个使液态镁合金流入第一型腔内的通道的凹槽D,第一型腔和第二型腔在靠近浇筑通道的浇入口的一端呈开口状;
在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闭合的状态下,通过向浇筑通道内浇入液态镁合金,使液态镁合金从所述通道同时进入到第一型腔和第二型腔内并均匀分散至整个型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型腔和第二型腔的横截面呈阶梯状,使得整个型腔的深度由底部向上逐渐变大,在液态镁合金分散至整个型腔的状态下,型腔的呈开口状的一端与空气接触面积大,使整个型腔内的液态镁合金冷却均匀。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的一端通过螺栓连接,另一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模具的一端设有一个呈方形的连接板A,其上开设有连接孔A,第二模具的一端对应设有一个用于与连接板A相连接的连接板B,连接板B上对应开设有一个用于与连接孔A配合连接的连接孔B。
进一步地,所述浇筑通道的中心线与第一模具的宽度方向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浇筑台A和浇筑台B均呈方形。
进一步地,所述通道的数量为两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的浇注用的通道设置在模具的内部中间位置,其优点是可以从模具的中间位置向型腔的两端同时注入液态镁合金,传导所需时间较短,在整个浇铸过程中液态镁合金能够实现均匀冷却,凝固时间一致,试验试样组织一致,从而尽量减少或避免缩松等缺陷。
2、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的一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螺栓连接,其优点是定位更加精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闭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向剖视图。
图中标记:1、第一模具,101、第一型腔,101-1、型腔A,101-2、型腔B,102、浇筑台A,102-1、浇筑凹槽A,102-2、凹槽C,103、连接板A,104、浇入口,2、第二模具,201、第二型腔,202、浇筑台B,202-1、浇筑凹槽B,202-2、凹槽D。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大学,未经河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928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连续式铁合金锭模
- 下一篇:一种改进的介孔材料生产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