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垃圾自动分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93330.5 | 申请日: | 2016-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258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发明(设计)人: | 孙翔;张帅;马骏驰;邢通;柯齐;姚金洁;李宗栓;马大朝;韦锦;唐海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B07B9/00 | 分类号: | B07B9/00;B07B1/28;B07B4/02;B07C5/34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79 | 代理人: | 卢岳锋,王正茂 |
地址: | 530007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自动 分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垃圾分类收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垃圾自动分选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生活垃圾分类装置有常见的两种类型:
一类是简单分为可回收垃圾桶和不可回收垃圾桶;或者进一步分细,比如废塑料桶、废玻璃桶、废纸桶、电子垃圾桶以及其他垃圾桶等(具体分为哪几类在现实中还有很多版本)。特点是:原来是一个普通垃圾桶盛装混合垃圾,现在多出几个普通桶盛装各种类别的可回收垃圾。
而另一类改进的思路则是开发设计智能分类垃圾桶,涌现出一些智能分类垃圾桶的产品在各试点城市和试点小区运行,主要原理集中在:通过发声提示用户进行分类,或者通过扫描特制分类垃圾袋上的二维码实现分类投放。
然而,无论是上述的何种类型,都严重依赖用户分类意识和分类专业知识的储备,改变投递垃圾的固有习惯并充分配合参与才能完成分类过程。而实际上,现阶段大部分公众,对于垃圾分类意识与环保意识十分薄弱;公众分类专业知识十分匮乏,且依靠公众协助扫描参与过于繁琐,公众也不愿花时间进行垃圾分类投放,导致在具体实施分类过程中分类标准难把握及执行,错分、误分现象频出,这些痛点问题很难在短时间内彻底得到解决,而且通过环卫人工进行分类,均会直接影响了垃圾分类工作的推进进度和实施效果。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分类的生活垃圾收集装置,从而克服公众分类专业知识十分匮乏、也不愿花时间对垃圾进行分类投放,导致在具体实施分类过程中分类标准难把握,错分、误分现象频出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分类的生活垃圾收集装置,从而克服现有人工分类垃圾效率较低的缺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垃圾自动分选装置,包括:纵向振动筛装置;第一驱动装置,其用于驱动所述纵向振动筛装置产生纵向振动;鼓风机,其设于所述纵向振动筛装置的下方;第一传送装置,其进料端与所述纵向振动筛装置的出料端相衔接;第二传送装置,其进料端与所述第一传送装置的出料端相衔接;第三传送装置,其进料端与所述第二传送装置的出料端相衔接;其中,所述第一传送装置、第二传送装置及第三传送装置的传送速度逐级递增;红外线感应器及拍照装置,所述红外线感应器及拍照装置设于所述第二传送装置的上方,用于感应垃圾及获取垃圾的图像;托盘,其以能够旋转地设于所述第三传送装置的后方,该托盘的周缘均设有多个托盘孔;第二驱动装置,其用于驱动所述托盘旋转;垃圾桶,多个该垃圾桶分别以能够拆卸地设于一个所述托盘孔的下端;以及控制器,其分别与所述红外线感应器、拍照装置及第二驱动装置连接,以用于当所述红外线感应器感应到垃圾时控制所述拍照装置摄取图像,根据图像获取垃圾的类别,根据所述垃圾的类别控制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带动所述托盘的某个托盘孔对应所述第三传送装置的出料端以接入垃圾。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纵向振动筛装置包括:带有弹簧的振动筛支架,设于所述振动筛支架上的振动筛以及与所述振动筛连接的激振器。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由两个与所述激振器连接的电机构成。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传送装置、第二传送装置及第三传送装置分别由传送带支架,设于所述传送带支架上的传动带滚筒,安装于所述传送带滚筒上的传送带和通过V带驱动传动带的电机构成。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旋转支架,所述托盘以能够旋转地设于所述旋转支架上。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纵向振动筛装置、第一传送装置、第二传送装置、第三传送装置以及托盘的水平高度逐级降低。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控制器为STC89C52单片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只需要公众在家中简单的把垃圾分成两类即可(一类是餐厨垃圾,一类是非餐厨垃圾),餐厨垃圾由环卫工人直接送至餐厨垃圾资源化工厂处理,非餐厨垃圾由环卫工人送至纵向振动筛装置进行初步分类,再通过三级传动装置进行打散排序,当红外线传感器感应到垃圾时,由拍照装置获取垃圾图像,根据垃圾图像可获取垃圾的类别,从而通过旋转托盘即可对垃圾的类别进行自动分类回收,而且用户无需太多参与,对用户的环保意识也没有过多要求,非常符合中国的国情,具有群众基础与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大学,未经广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933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