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非接触测量深小孔径尺寸的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93439.9 | 申请日: | 2016-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475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刘斌;罗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凌峰航空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1/12 | 分类号: | G01B1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83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触 测量 孔径 尺寸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深宽比小孔内径的检测装置,尤其是机械加工中测量φ0.1mm~φ25mm内孔的非接触测量快速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长度测量是几何量测量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孔径测量又是长度测量中的关键技术和难点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尖端产品的日益精密化、集成化和微型化,微小孔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汽车、电子、光纤通讯和流体控制等领域,这些应用对微小孔的加工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精密仪器上的轴孔、量针等,不仅要求孔径大小准确,而且要求孔壁光滑。有关内外径的高精度测量都是关键的技术问题,内外径测量和检定校准问题,量值传递和溯源问题也是越来越重要。结构简单、量程较大和精度较高的检测方法,实现孔内径的在线检测,这对于深孔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提高装配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对这一尺寸的控制将直接影响仪器或加工件的装配质量甚至性能,因此,在对小尺寸孔类零件提出精密加工要求的同时,也是对其检测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高深宽比小孔检测的过程中,由于其检测操作不便,效率低,检测的难度较大。孔类零件和轴类零件相比,即便公差等级相同,前者的检测也要更加困难一些。由于很难保证在小孔表面和小孔径深处的尺寸相同,特别是对于高深宽比且孔内又是断续的内表面的这类特殊孔。由于很难保证在小孔表面和小孔径深处的尺寸相同,特别是对于高深宽比且孔内又是断续的内表面的这类特殊孔。在人工测量方法中无法判断出测得的值是否是作用于截面的直径。除此之外,精密类零件为满足高精度的配合问隙,其内工作表面的粗糙度也要求很高,即便是平常被人们认为测量精度很高的传感器,也可能因为测量力的存在造成测量误差并有可能划伤零件内孔壁。因此,深小孔类精密零件的高精度、高效、经济的测量就成为一个较难实现的问题。目前作为内径尺寸测量,主要是通过高精度测长机、高精度三坐标测量机进行测量。高精度测长机是接触式比较测量,而且Φ12mm以下孔径的精密的测量,通常采用电眼测量,测针测量,测针测量要探测到工件内部,测针有一定的体积而且有一定的测量力。高精度三坐标也是接触式间接测量的方式进行测量,因此,高精度测长机、高精度三坐标测量机进行小孔测量都属于接触测量,均会产生接触变形,产生测量误差。接触式测量方法的操作误差较大,对深孔的测量不便; 非接触法大多只能测量通孔,且受到小孔端面形貌的影响较大,不能获得小孔任意截面的信息;激光扫描 CCD成像方法国内还没有产品化,造价相对较高,不便于大批量的投入使用。现有技术小孔综合检测装置是由光学分度头、光学检验器等附件配合组成的。一般情况下,由于没有专用仪器和其它更好的测量方法,只能靠工艺来保证小孔尺寸,或者用针插法来测量孔径,但这都不太准确、可靠。对于孔深达4mm的微小孔,由于所测量的微小孔孔径较小,可控光源无法准确地深入孔内,故无法用光干涉原理的方法测量。若采用直接接触式测量方法,虽然探头直径比微小孔内径小,但与其连接的后续部分太大,使得探头无法深入微小孔内部进行直接测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测量方法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测量效率高,以高精度光栅尺为长度标准,利用合像瞄准技术,进行绝对测量的非接触式测量装置,以解决一直困扰长度测量的Φ0.1mm~Φ25mm以下的小孔精密测量难题的小孔测量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凌峰航空液压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凌峰航空液压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9343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