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舟船用半潜式引导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94635.8 | 申请日: | 2016-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881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刘懋功;马知才;张淳;潘志锋;钱鹏;顾志峰;王铖;唐黾逸;仲渔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华东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21/56 | 分类号: | B63B21/56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113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1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舟船用半潜式 引导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舟船辅助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舟船用半潜式引导装置,用于舟船与大型船舶之间的海上过渡而藉以引导舟船自海上登上大型船舶。
背景技术
前述的舟船即为相对于大型船舶而言的体积及重量相对小的诸如冲锋舟之类的舟船,而大型船舶是指相对于舟船而言的并且作为舟船的母舰的诸如登陆舰(艇)之类的船舶。
舟船具有目标小、航速快、机动性以及灵活性好的特点,但是航程短、对恶劣海况适应性差系其不足。于是将舟船搭载至大型船舶内部进行航渡,待大型船舶航行至预定海域后,搭载于大型船舶的舱内的舟船进行泛水,独立航行,待执勤任务完成后返回并回归至大型船舶的舱内继续航渡,从而可显著拓展舟船的运动半径而藉以弥补舟船的前述不足。
已有技术中,在舟船如前述的冲锋舟完成海上执(值)勤和/或作战任务后返航并使其回归于大型船舶的方式大至有以下四种:一是采用绳索或链条将舟船与大型船舶连接,由大型船舶对舟船直接拖航,这种方式具有简便、快捷的长处,但是对海况适应性差,例如在恶劣的海况下舟船易倾覆;二是在大型船舶上设置专用起重设备,典型的应用例子如救生艇的搭载及释放机构,在专用起重设备的作业范围内,可将救生艇吊装至特定的存放架,具有简便、快捷可靠的长处,但是由于专用起重设备只能与特定的救生艇对接,因而对舟船存在挑剔性,并且无法将救生艇存放至船舱内部;三是使用大型船坞型登陆舰,在打开舱门后,舟船直接驶入舱内,具有快捷高效的优势,但是由于我国大型船坞型登陆舰数量少,调用困难,因而难以满足实际的需要;四是利用大型船舶如登陆舰(艇)并且在开启舱门的状态下使舟船对准舱门航行,当舟船抵达舱门口时由人力将舟船拖曳至舱内,这种方式通常只能适用于小型或称迷你型冲锋舟,而对于难以由人力抬动的中、大型冲锋舟则无能为力,只能望舟兴叹。
中国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4443277A推荐的“舟船用浮动式引导装置”基本上能弥补前述四种方式中任意一种方式的不足,其结构是:包括一引导架、沿着引导架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并且位于引导架底部的浮箱和一端与引导架连接而另一端与固定于大型船舶上的滑道连接的导向架。该专利申请方案客观上能兑现其在说明书的技术效果栏中归纳的技术效果,但是存在以下缺憾:其一,由于将整个引导架设置在浮箱的上部,也就是说将浮箱设置于引导架的底部,因而引导架的上表面或称上平面高出海平面的距离为引导架的高度与浮箱高度之和,于是舟船上架时会产生骤然的冲击,尤其当舟船吃水深时会造成上架困难;其二,由于浮箱为全浮式,受海上浪涌影响时起伏波动幅度大,舟船难以对准引导架登至母船;其三,由于引导架置于浮箱的上部,因而引导架与浮箱的固定效果难以保障,存在两者肢解之虞;其四,由于引导架与浮箱两者表现为上下层次关系,因而体积大,不利于节省在母船上的储存空间,并且在诸如吊装、搬运之类的作业中易损及浮箱,影响使用寿命。
针对上述CN104443277A存在的缺憾,有必要加以合理改进,为此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并且在采取了保密措施下进行了反复的计算机模拟推演试验,结果证明是切实可行的并且效果出乎预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首要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显著降低引导架的上表面与海平面之间的高度差而藉以避免舟船爬架时产生骤然冲击并且保障吃水深的舟船得以自如爬架、有利于显著增进浮箱连同引导架在海面上的稳定性而藉以提高舟船登至母船的效率、有益于显著增进引导架与浮箱两者之间的结合效果而藉以避免因时久而出现肢解、有便于显著缩小体积而藉以节省在母船上的收藏保管空间和有善于显著提高对浮箱的保护效果而藉以避免在诸如吊装、搬运之类的环节中损及浮箱的舟船用半潜式引导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对舟船上的驾驶员起到良好的引领作用而藉以提高一次爬架成功率的舟船用半潜式引导装置。
为体现完成本实用新型的首要任务,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舟船用半潜式引导装置,包括一引导架;浮箱,该浮箱有复数个并且沿着引导架的长度方向一个接着一个设置;一进舱过渡架,该进舱过渡架的左端与引导架的右端连接,而进舱过渡架的右端与母船上的滑道连接,特征在于所述的浮箱设置在所述引导架的前后侧面之间并且该浮箱的上平面趋于与引导架的上平面平齐,而浮箱的下平面趋于引导架的下平面平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引导架为镂空的并且呈矩形体的框架状构造,在引导架的左端形成有一舟船槽道引导头。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舟船槽道引导头的形状呈三角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华东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华东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946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