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介质移相单元、介质移相器及基站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94656.X | 申请日: | 2016-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110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陈礼涛;高彬;刘培涛;苏国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天津京信通信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3/32 | 分类号: | H01Q3/32;H01Q3/36;H01Q1/50;H01P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立方律师事务所11330 | 代理人: | 刘延喜,王增鑫 |
地址: | 510663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介质 单元 移相器 基站 天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通信技术中有关阻抗匹配的相关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介质移相单元、介质移相器及基站天线。
【背景技术】
在移动通信网络覆盖中,基站天线是覆盖网络的关键设备之一,而移相器又是电调基站天线的最核心部件,移相器性能的优劣直接决定了电调基站天线的性能,进而影响到网络的覆盖质量,故移相器在移动基站天线领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现有一类移相器主要是通过移动其腔体内的介质来调节输入端口至输出端口的相位大小,以改变输入到天线阵列的相位,从而实现调节基站天线的波束下倾角。其中,介质移相器中的与阻抗匹配相关的技术对移相器各方面的性能影响较大。
请参见附图1,现有移相器中皆是将介质板6a上的阻抗匹配部(3a,4a)设在介质板6a上远离所述馈电网络上的输入端口2a的一端,且介质板6a覆盖馈电网络中的支路交点,该类移相器至少存在以下缺陷:1.其工作时,由于必须使信号输出端口(1a,5a)的阻抗与介质板6a覆盖的线路阻抗相同,因而阻抗匹配时需要进行2~3次不连续的匹配过程,进而不仅会导致阻抗变化节增加,且会造成更大的阻抗失配及较大的回波损耗;2.在功分器的枝节上,由于其上覆盖介质板6a而导致阻抗较小,工作时,需要先将阻抗变大再并联,否则会因线路阻抗过小而需将线路尺寸加大,进而导致部件安装困难;3.由于其工作时阻抗频繁变化,且阻抗的变化手段皆具有一定带宽限制,因而其必然导致阻抗匹配特性变差,进而由于匹配特性的不良而导致功分器的输出信号在不同频率的非线性较明显、一致性较差。
因此,现有的介质移相器结构技术在实际使用中显然存在以上不便和缺陷,有调整介质移相器中的阻抗匹配相关方式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解决上述至少一个问题,提供了一种介质移相单元、介质移相器及基站天线。
为实现该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介质移相单元,包括馈电网络及用于阻抗匹配且可沿预设轨迹移动的介质板,所述介质板上的阻抗匹配部设于所述介质板上靠近所述馈电网络上的输入端口的一端。
可选的,所述阻抗匹配部包括至少一个匹配孔。
可选的,所述介质板还包括与所述阻抗匹配部一体成型的延伸部,所述阻抗匹配部的厚度小于延伸部的厚度。
进一步的,所述馈电网络还包括至少一个输出端口。
相应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介质移相器,包括腔体、设于所述腔体内的上述任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介质移相单元,所述介质板设于所述腔体与馈电网络之间。
可选的,所述介质移相单元设有多个,各所述介质移相单元依次串联成至少一个串联组或并列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串联组中的各相邻两介质移相单元采用“Z”字形或反“Z”字形错位设置,以使所述介质板移动时不交叉覆盖所述馈电网络。
可选的,所述串联组包括多个,各所述串联组并列设置。
较佳的,所述串联组中的各所述介质移相单元串联时,对应的所述介质板间及馈电网络间皆通过一体化成型实现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介质板与馈电网络构成带状线结构。
相应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天线,包括上述任一种技术方案所述的介质移相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介质移相单元中,由于所述介质板上的阻抗匹配部设于所述介质板上靠近所述馈电网络上的输入端口的一端,其在移相过程中,相关线路段只需进行一次不连续的阻抗匹配,不仅可减少阻抗变化节,且可减少阻抗失配及回波损耗,进而有便于实现移相器中的馈电网络一体化。当然,将所述介质移相单元应用至本实用新型的介质移相器中,其同样具备该些优点。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介质移相器中,所述介质移相单元设有多个,各所述介质移相单元依次串联成至少一个串联组或并列设置,由于单个所述介质移相单元只需进行一次阻抗匹配,其较现有技术减少了阻抗匹配次数及网络损耗,而且,当多个所述介质移相单元依次串联成串联组或并列设置于介质移相器中,其可极大的减少整个网络的等效电长度及网络损耗,进而有效地节约成本、提高移相器的性能。同时,由于所述介质移相单元不仅其本身结构中的馈电网络较简单,且其应用至本实用新型中的介质移相器中时,可降低相关部件的安装复杂程度,以节省出所述腔体中的有限空间,便于在所述腔体中的有限空间中尽可能多的安装所述介质移相单元,进而有便于提升天线的赋形指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天津京信通信系统有限公司,未经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天津京信通信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9465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