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耐磨效果优异的耐磨球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95138.X | 申请日: | 2016-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169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1 |
发明(设计)人: | 秦本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宁国市宁沪钢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31/14 | 分类号: | B24B31/14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19 | 代理人: | 崇鑫,刘希慧 |
地址: | 242300 安徽省宣城***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磨 效果 优异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耐磨球,具体涉及一种耐磨效果优异的耐磨球。
背景技术
耐磨球,是一种用于球磨机中的粉碎介质,用于粉碎磨机中的物料,一种是,以铬为主要合金元素的白口铸铁简称铬合金铸铁,以铬合金铸铁为材料的铸造磨球称为铬合金铸铁磨球;另一种是,以球墨铸铁为材料的铸造磨球称为球墨铸铁磨球,其中通过热处理获得的基体组织主要是贝氏体的球墨铸铁磨球简称贝氏体球铁磨球;通过热处理获得的基体组织主要是马氏体的球墨铸铁磨球简称马氏体球铁磨球。现有耐磨球主要是球形,虽然制造方便,但物料粉碎效果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耐磨效果优异的耐磨球。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耐磨效果优异的耐磨球,包括圆柱部、第一半球部和第二半球部;
第一半球部和第二半球部分别对应圆柱部的两个端面,第一半球部的底面和第二半球部的底面与其所对应的端面重合,圆柱部轴线通过第一半球部和第二半球部球形,第一半球部和第二半球部的直径等于圆柱部的直径,圆柱部上设有多个卡料槽;
卡料槽由棱台形卡料腔和矩形连通孔组成,棱台形卡料腔位于圆柱部内,矩形连通孔连通棱台形卡料腔与圆柱部外部空间,矩形连通孔长度方向平行与圆柱部轴向,矩形连通孔靠近圆柱部轴线一侧的侧面与棱台形卡料腔顶面重合。
优选地,卡料槽沿圆柱部周向均匀分布。
优选地,棱台形卡料腔内可移动安装有滑块,滑块移动方向为圆柱部轴向。
优选地,滑块为棱台形,滑块的顶面位于滑块的底面靠近矩形连通孔一侧。
优选地,滑块在矩形连通孔长度方向上相对两侧的侧壁分别平行于棱台形卡料腔在矩形连通孔长度方向相对两侧的内壁。
优选地,滑块在矩形连通孔宽方向上相对两侧的侧壁分别与棱台形卡料腔在矩形连通孔长度方向相对两侧的内壁相抵靠。
本实用新型使用通过圆柱部、第一半球部和第二半球部配合,在耐磨球相互碰撞时,除了点与点的碰撞外,还存在点与线和线与线的碰撞,有效增加多个该实用新型同时使用时对物料的粉碎效果,通过棱台形卡料腔和矩形连通孔配合卡入物料可以有效提高物料之间相互粉碎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物料之间相互磨损有效提高了耐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耐磨效果优异的耐磨球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耐磨效果优异的耐磨球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耐磨效果优异的耐磨球,包括圆柱部1、第一半球部2和第二半球部3;
第一半球部2和第二半球部3分别对应圆柱部1的两个端面,第一半球部2的底面和第二半球部3的底面与其所对应的端面重合,圆柱部1轴线通过第一半球部2和第二半球部3球形,第一半球部2和第二半球部3的直径等于圆柱部1的直径,圆柱部1上设有多个卡料槽;
卡料槽由棱台形卡料腔111和矩形连通孔112组成,棱台形卡料腔111位于圆柱部1内,矩形连通孔112连通棱台形卡料腔111与圆柱部1外部空间,矩形连通孔112长度方向平行与圆柱部1轴向,矩形连通孔112靠近圆柱部1轴线一侧的侧面与棱台形卡料腔111顶面重合。
本实用新型使用通过圆柱部1、第一半球部2和第二半球部3配合,在耐磨球相互碰撞时,除了点与点的碰撞外,还存在点与线和线与线的碰撞,有效增加多个该实用新型同时使用时对物料的粉碎效果,通过棱台形卡料腔111和矩形连通孔112配合卡入物料可以有效提高物料之间相互粉碎的效果。
本实施方式中,卡料槽沿圆柱部1周向均匀分布,有效增加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稳定性。
本实施方式中,棱台形卡料腔111内可移动安装有滑块12,滑块12移动方向为圆柱部1轴向,通过滑块12移动促进棱台形卡料腔111内物料更换。
本实施方式中,滑块12为棱台形,滑块12的顶面位于滑块12的底面靠近矩形连通孔112一侧,减少物料在棱台形卡料腔111内卡实,导致滑块12无法移动的可能,滑块12在矩形连通孔112长度方向上相对两侧的侧壁分别平行于棱台形卡料腔111在矩形连通孔112长度方向相对两侧的内壁,减少滑块12与于棱台形卡料腔111在矩形连通孔112长度方向相对两侧的内壁碰撞时导致本实用新型受损的可能,滑块12在矩形连通孔112宽方向上相对两侧的侧壁分别与棱台形卡料腔111在矩形连通孔112长度方向相对两侧的内壁相抵靠,提高滑块12移动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宁国市宁沪钢球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宁国市宁沪钢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9513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硬质快速门的防撞恢复机构
- 下一篇:一种高效率的石英晶体平面研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