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合式购物袋提手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95249.0 | 申请日: | 2016-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279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9 |
发明(设计)人: | 樊成;陈栋;李清印;皇甫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大学 |
主分类号: | A45F5/10 | 分类号: | A45F5/10 |
代理公司: | 大连智高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21235 | 代理人: | 李猛 |
地址: | 116622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式 购物 提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购物袋,特别是一种购物袋提手。
背景技术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通常外出购物,或者其他原因需要携带一些物品,比如说塑料袋或者其他的袋子一类的产品,但是这一类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因现有塑料袋或其他包装袋在内容物较多的情况下,会导致袋体手提部分对手造成很大的压强,致使手部局部充血,血液循环不良等,使使用者肢体上的不适。
现有塑料袋或购物袋在使用过程中的提手部分由于为柔性材料制作,使用过程中聚拢,使得与人体手掌接触面急剧减小从而对人体手掌产生勒紧的效果,导致手掌麻木或局部疼痛,阻碍局部组织血液循环,使人在携带物品的时候更容易产生疲劳不适,影响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设计一种让人感觉舒适的组合式购物袋提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组合式购物袋提手,包括手柄、螺栓和挂钩,所述的手柄由多个圆环片和挂钩片通过螺栓串联组成;所述的螺栓两端通过螺母和垫片固定;所述的空心圆柱由多个圆环片串联组成,所述的圆环片内径相同、外径相同、厚度相同;相邻两组空心圆柱体之间设置一个挂钩片;所述的挂钩片上部为圆环形状,下部设置挂钩。
进一步地,所述的圆环片和挂钩片为塑料圆环片和塑料挂钩片。
进一步地,所述的圆环片厚度为4-6mm。
进一步地,所述的挂钩片为整体式挂钩片或分体式挂钩片。
进一步地,所述的圆环片厚度大于挂钩片厚度。
进一步地,所述的挂钩带锁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依照人体手掌的生理结构设计而成,并且自身的结构更重要的是,通过圆环片的增加或减少以及排列方式的不同实现挂钩间距以及数量的调整,以及挂钩带锁扣功能与否,进而实现不同人对于不同工况下使用的需求。
2、在携带塑料袋或类似的具有柔性提手的袋子时,本实用新型通过结构形式上合理的传力路径使得提手将重物的荷载通过由点到线、由线及面的传递方式最终传递至手掌,使得人体组织在与手柄的接触面上受到的压强大大减小,避免了手掌麻木或局部疼痛及由压迫导致的局部血液循环不良等问题,减轻了人体不适,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携带物品的重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图3是不带锁扣的挂钩示意图。
图4是带锁扣的挂钩示意图。
图5是挂钩受力平衡图。
图6是螺栓受力平衡图。
图7是手柄受力平衡图。
图8是图7的侧视图。
图中:1、圆环片,2、螺栓,3、手拧螺母,4、挂钩,5、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地描述。如图1-4所示,组合式购物袋提手,包括手柄、螺栓2和挂钩4,所述的手柄由多个空心圆柱和挂钩片通过螺栓2串联组成;所述的螺栓2两端通过螺母和垫片5固定;所述的空心圆柱由多个圆环片1串联组成,所述的圆环片1内径相同、外径相同、厚度相同;相邻两组空心圆柱体之间设置一个挂钩片;所述的挂钩片上部为圆环形状,下部设置挂钩4。
进一步地,所述的圆环片1和挂钩片为塑料圆环片和塑料挂钩片。
进一步地,所述的圆环片1厚度为4-6mm.
进一步地,所述的挂钩片为整体式挂钩片或分体式挂钩片。
进一步地,所述的圆环片1厚度大于挂钩片厚度。
进一步地,所述的挂钩4带锁扣。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手柄主要由具有一定厚度、中央开孔的圆环片1组成,方便人体握持,在手柄的中心轴线通过一根螺栓2贯通,为减轻重量,该螺栓2可由轻质合金制成,螺栓2与手柄接触的两端垫有金属垫片5,螺栓2的一端由手拧螺母3拧紧,金属挂钩4布置于手柄的圆环片1之间,重物挂在挂钩4上。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手拧螺母3的方便拆卸功能来根据人体手掌大小调节手柄组成圆环片1的个数以调整挂钩4间距,使得手柄中部的三个挂钩4恰好在人体手掌处于握持状态时穿过食指与中指、中指与无名指、无名指与小指的缝隙,也可根据个人使用习惯或使用要求减少挂钩4个数或在手柄两端添加挂钩4,由使用者的自身条件以及使用要求进行挂钩4间距以及挂钩4个数的调整,或是选择带有锁扣功能的挂钩4。
本实用新型的传力机制如下以配有三个挂钩4为例:
如图5所示,重物的重力G与螺栓2传给挂钩4的反力F1平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大学,未经大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952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