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划入测试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96110.8 | 申请日: | 2016-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626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谢孝盼;彭光健;张泰华;蒋伟峰;马毅;陈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8 | 分类号: | G01N3/08;G01N19/02;G01N19/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241 | 代理人: | 王利强,李百玲 |
地址: | 310014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划入 测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划入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仪器化压入是一种微尺度的力学测试系统。该类仪器能自动、实时测量和记录在压入试验周期内作用于压头上的载荷和压入试样的深度,利用载荷-深度等信息,经过反演分析,识别材料的压入硬度和力学参量。划入仪是经过功能拓展的压入仪,在压入过程中,驱动压头和试样产生水平的相对运动,同时测量出水平载荷、竖直载荷和划入深度随划入位置的连续变化过程。不仅可以研究材料和结构的摩擦磨损、变形和破坏性能,还可以研究涂层的黏着失效和薄膜与基底的结合强度。在电子器件薄膜、汽车喷涂、光学镜头等质量检测方面应用广泛。
目前,便携式划入仪尚未出现,现有的划入测试只能在实验室中进行,需要严格控制外部环境干扰,无法实现针对工程现场或者大型结构件的在线检测。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台式划入仪在测试薄膜材料的临界附着力和摩擦系数以及试样表面的粗糙度时,需要将被测材料或结构加工成小块试样再送往实验室测试,不能实现真正的原位测试,其测试结果也不能准确反映材料在原本外界环境下的力学性能。这样的测试手段,效率相对较低,精度不高。
综上所述,针对能够实现在工程现场或者是大型结构件的在线检测,便携式划入测试仪器的研制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划入仪存在不能实现真正的原位测试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原位划入测试、测试精度较高的一种便携式划入测试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便携式划入测试系统,包括划入测试装置和计算机,所述划入测试装置包括底座以及安装在底座上的工作平台调整模块、划入测试模块、原位观测模块、信号测控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工作平台调整模块、划入测试模块、原位观测模块、信号测控模块分别与所述电源模块连接;
所述底座中部设有用于测试被测结构件的开口,所述开口的左右两侧分别对称布置有立柱,横梁可上下滑动的套装在所述立柱上;所述划入测试模块、原位观测模块均位于所述开口的上方;
所述工作平台调整模块包括竖直调整组件、水平调整组件和工作平台,所述竖直调整组件包括竖直调整电机和竖直丝杠,所述竖直丝杠的下端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竖直丝杠的上端与立柱固定连接,所述竖直丝杠上套装有可上下运动的竖直丝杠螺母,所述竖直调整电机安装在横梁的底部且其动力输出端与竖直丝杠螺母连接,所述横梁同时可上下滑动的套装于所述竖直丝杠上并位于所述竖直丝杠螺母的上方;所述竖直调整组件设置有两个,分别为第一竖直调整组件和第二竖直调整组件,所述第一竖直调整组件的竖直丝杠位于开口左侧立柱的左侧,所述横梁的左端位于所述第一竖直调整组件的竖直丝杠螺母的上方,所述第一竖直调整组件的竖直调整电机安装在所述横梁的左端的底部,所述第二竖直调整组件的竖直丝杠位于开口右侧立柱的右侧,所述横梁的右端位于所述第二竖直调整组件的竖直丝杠螺母的上方,所述第二竖直调整组件的竖直调整电机安装在所述横梁的右端的底部;
所述水平调整组件包括水平调整电机、水平丝杠和导轨,所述水平丝杠位于所述开口的上方并安装在所述横梁的中部的下方,所述水平调整电机安装在横梁上且其动力输出端与水平丝杠连接,所述导轨的上部固定安装在所述横梁的中部的下方,所述水平丝杠上的水平丝杠螺母安装在所述导轨的下部并与导轨形成左右滑动副;
所述划入测试模块包括用于水平驱动的压电陶瓷驱动器、用于竖直驱动的电磁驱动装置和压头,所述水平丝杠螺母通过压电陶瓷驱动器与所述工作平台的顶部连接,所述电磁驱动装置的上端与所述工作平台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电磁驱动装置的下端通过压头连接件与所述压头连接;
所述原位观测模块与电磁驱动装置并排布置,所述原位观测模块包括显微部件和物镜转换器,所述显微部件通过物镜转换器安装在所述工作平台的底部;
所述竖直调整电机、水平调整电机、压电陶瓷驱动器、电磁驱动装置、显微部件分别通过所述信号测控模块与所述计算机连接。
进一步,所述电磁驱动装置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外壳内的两个磁缸、加载线圈和驱动主轴,所述加载线圈位于两个磁缸之间,所述驱动主轴的上端与所述加载线圈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驱动主轴的下端穿过外壳通过压头连接件与所述压头连接,所述驱动主轴的中部通过柔性支撑弹簧与所述外壳内壁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961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轮胎(H‑5223)
- 下一篇:轮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