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老人摔倒呼救智能手环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96180.3 | 申请日: | 2016-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100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赵紫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紫瑜 |
主分类号: | G08B21/04 | 分类号: | G08B2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老人 摔倒 呼救 智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老人摔倒呼救智能手环,属于老人健康护理领域。特别是老人在突然摔倒或者身体出现意外时,能够自动将老人的位置和状态信息发送至远程用户并自动报警。该装置适用于经常外出的老人,适用于独居的“空巢老人”,也适用于有老年痴呆症的老人。
背景技术
伴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老年人的护理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加之现代年轻劳动人口的流动,老人与子女分开居住,削弱了家庭养老的功能,出现了“空巢老人”现象,这一现象使老龄化问题“雪上加霜”。据统计,在我国1.67亿60岁以上的老人中,“空巢老人”占了一半,“空巢老人”作为我国在此次老龄化浪潮中最突出的表现和最严峻的挑战之一,已经引起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更值得引起我们关注的是很多老人因为摔倒难以自行爬起,难以主动求救,得不到及时救助是导致老年人发生各类严重并发症致死致残的常见原因;许多老年痴呆患者的走失也造成了无数的家庭悲剧。基于上述背景,目前已有很多能够监测到老人摔倒自动报警的装置,但能够得到推广的很少,主要是在技术及实用性上还存在一些问题。申请号为CN200720125141.1的专利,介绍的是老人跌倒自动报警器,该作品虽然能在老人摔倒时自动报警,但缺少定位信息,因此技术上还有些考虑不太周全。申请号为CN201220526872.8的专利,介绍的是一种老人摔倒检测与自动远程报警系统,该作品能在老人摔倒时自动检测并向其监护人发送定位信息,但需要监护人主动发送短信至该系统才能获取定位信息,操作不方便,且缺少设备误摔处理机制,例如设备从手中脱落等特殊情况,仍会给监护人发送摔倒信号,造成信息传输失误,技术细节方面考虑不周全。因此,设计一款能够实时监测老人是否摔倒且自动发送老人摔倒位置信息的设备是非常有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老人摔倒呼救智能手环,主要针对老人突然摔倒无法自行呼救的问题而设计的一款智能手环。该手环通过检测老人竖直方向的加速度值及手动按钮的状态来综合判断老人是否出现危险,在出现危险时迅速自动的向监护人报告老人所在的具体位置并实时声音报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老人摔倒呼救智能手环,包括摔倒感应装置、语音唤醒装置、手动按钮、控制器、蜂鸣器以及远程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摔倒感应装置采用三轴加速度传感器,感应在竖直方向上的加速度;所述的语音唤醒装置能够通过特定的语音指令,唤醒手环的功能,用于摔倒感应装置失灵时的备用;所述的手动按钮用于手环误摔取消报警及主动呼叫;所述的控制器为嵌入式微控制器,控制手环根据特定的程序工作;所述的蜂鸣器用于呼叫接听、呼救信号发送倒计时及报警;所述的远程报警装置能插入移动电话卡,具备无线传输的通信模块以及GPS定位模块,用于将呼救信息发送至监护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老人摔倒呼救智能手环,其特征在于:通过控制器程序控制,在摔倒感应装置感应到摔倒信号时,蜂鸣器开始30秒倒计时,倘若30秒内长按手动按钮,则可取消呼救信号发送,否则该智能手环通过远程报警装置将包括位置信息的呼救信号发送到监护人手机上,且蜂鸣器持续报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老人摔倒呼救智能手环,其特征在于:长按手动按钮两秒可取消呼救信号发送,快速双击可主动呼叫监护人,通过语音唤醒装置的话筒及蜂鸣器能进行正常语音通话。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老人摔倒呼救智能手环,其特征在于:语音唤醒装置能接收老人特定的语音指令,在老人输入语音指令时主动激活智能手环,用于摔倒感应装置失灵时备用,实现主动呼叫或呼救功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老人摔倒呼救智能手环,老人摔倒呼救工作流程为:(1)、感应摔倒,通过摔倒感应装置感应老人是否摔倒;(2)、判断,考虑手环可能掉落或老人摔倒不严重能自行爬起的情况,设定30秒倒计,期间老人可以判断是否需要发送呼救信号;(3)、处理,若不需发送呼救信号,老人可长按手动按钮两秒取消呼救发送信号;若严重摔倒使老人晕去,无法自行控制手环,则在倒计时结束后蜂鸣器持续报警且远程报警装置自动向监护人报警;(4)、施救,监护人手机上收到手环发出的老人呼救信号,确定其位置,并迅速采取措施进行营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紫瑜,未经赵紫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9618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