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农田灌溉工程的U型渠槽预制构件及U型渠槽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96847.X | 申请日: | 2016-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707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陆伟刚;姚天雯;吴月;许伟健;袁程;高琛;毕超;刘鹏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B13/00 | 分类号: | E02B13/00 |
代理公司: | 扬州苏中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2222 | 代理人: | 许必元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农田灌溉 工程 型渠槽 预制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村小型水利设施中装配式渠道的一种预制混凝土结构,属于农田水利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阶段,由于U形渠断面最接近水力最优断面且土方用量少、占地少,因而U形渠在实际工程中也取得了较好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但预制结构的整体性和设计施工管理的专业化不够导致农田标准化建设进展不快。现有的承插式预制U形渠仍有以下缺点,端肋处截面为圆形,不便于预制构件的存放;其次,一端承插一端插入的设计给模板的加工生产带来困难,同时,这种结构形式在安装完成后不能再次吊起检修。因而需要提出一种方便模具制作、预制构件安装运输和吊装检修的U形槽结构,以节约工程造价,方便施工同时提高工程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承插式混凝土U形渠槽构件及U形渠槽,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承载能力高,抗渗性能好,同时利于模具的制作及预制构件运输安装,该渠道结构布置合理,节约工程投资,并且便于施工、检修,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与不足。
本实用新型第一个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用于农田灌溉工程的U型渠槽预制构件,包括U型渠身,U型渠身顶部设有水平封板,水平封板位于U型渠身外侧,所述U型渠身两端外侧壁上分别设置肋梁,U型渠身两端口上对称设有凸出的插入端或者凹陷的承插端,插入端与承插端相配合。
优选的,所述肋梁位于U型渠身端口内侧,肋梁外侧的U型渠身形成插入端。
优选的,所述肋梁伸出所述U型渠身外,U型渠身外侧的肋梁形成承插端。
优选的,所述肋梁纵截面为倒梯形,底面水平设置。
优选的,所述水平封板两端横向设有预埋件,预埋件上设置角钢。
优选的,所述U型渠身的侧壁上部的厚度大于其下部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第二个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用于农田灌溉工程的U型渠槽,包括上述预制构件,端部为凸出的插入端的U型渠身为第一构件,端部为凹陷的承插端的U型渠身为第二构件,第一构件的插入端与第二构件的承插端相配合实现两者的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构件的插入端与第二构件的承插端之间设有膨胀橡胶条止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本实用新型预制混凝土U型渠构件分两种制作,分别为承插式与插入式,两种构件承插端、插入端分别对称布置。承插式构件端部设带肋梁,端肋截面为梯形,从下而上一次逐渐增大,底部水平。水平封顶板上设预埋件与角钢焊接。两者连接缝设膨胀橡胶条止水。
第二,本实用新型结构更加合理,端肋的梯形截面更适合构件的存放与运输;构件承插端与插入端分别对称布置有利于预制构件模型的生产制作,同时焊接的带孔角钢可使构件在连接缝橡胶止水老化时可直接被吊起进行检修、更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插入式构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承插式构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预制混凝土U形渠道整体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预制混凝土U形渠预埋件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连接缝止水构造示意图;
图中:1渠身、2、承插端、3插入端、4水平封板、5角钢、6肋梁、7、橡胶止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5所示,一种用于农田灌溉工程的U型渠槽预制构件,包括U型渠身1,U型渠身1顶部设有水平封板4,水平封板4位于U型渠身1外侧,所述U型渠身1两端外侧壁上分别设置肋梁6,U型渠身1两端口上对称设有凸出的插入端3或者凹陷的承插端2,插入端3与承插端2相配合。
肋梁6位于U型渠身1端口内侧,肋梁6外侧的U型渠身1形成插入端3。
肋梁6伸出所述U型渠身1外,U型渠身1外侧的肋梁6形成承插端2。
肋梁6纵截面为倒梯形,底面水平设置。
水平封板4两端横向设有预埋件,预埋件上设置角钢5。
U型渠身1的侧壁上部的厚度大于其下部的厚度。
一种用于农田灌溉工程的U型渠槽,包括上述预制构件,端部为凸出的插入端3的U型渠身1为第一构件,端部为凹陷的承插端2的U型渠身1为第二构件,第一构件的插入端3与第二构件的承插端2相配合实现两者的连接。
第一构件的插入端3与第二构件的承插端2之间设有膨胀橡胶条止水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9684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防护套组件的双端HID灯
- 下一篇:一种带双电弧管陶瓷单端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