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用硅凝胶胶带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97125.6 | 申请日: | 2016-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307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4 |
发明(设计)人: | 冯幼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振德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13/00 | 分类号: | A61F13/00;A61F13/02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3220 | 代理人: | 蒋卫东 |
地址: | 312035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凝胶 胶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硅凝胶胶带,属于绷带、敷料、吸收垫或外科用品的材料或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医用胶带一般贴覆于皮肤上,主要用以固定伤口或者作为敷料使用;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医用胶带主要分为传统压敏胶胶带和硅凝胶胶带两大类,传统压敏胶胶带是在载体层上涂覆压敏胶制作而成,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易出现过敏现象,并且在剥离时对皮肤撕扯较大,容易损伤伤口;硅凝胶胶带解决了传统压敏胶胶带的种种弊端,特别适用于敏感脆弱的皮肤,以及需要长时间贴覆的人群;然而,目前市场上的硅凝胶胶带主要通过多层结构来实现产品制造,其存在以下不足:
(1)由于PE、PU、TPU材料的透气性较差,导致整体的硅凝胶胶带透气性不好,导致贴覆部位出汗,甚至使胶带脱落等现象。
(2)由于采用了多层结构,使胶带的整体柔软度下降,不易贴合患者部位,尤其是关节等弯曲部位。
基于此,做出本申请。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硅凝胶胶带所存在的透气性不好、不易贴合等缺陷,本申请提供一种透气性好、贴合性好的医用硅凝胶胶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医用硅凝胶胶带,由无纺布层、硅凝胶层和离型基材构成,所述的无纺布层、硅凝胶层和离型基材自上而下依次设置,且硅凝胶层是由硅凝胶半固态时复合在无纺布层上形成。
进一步的,作为优选:
所述的离型基材为氟素离型膜,厚度0.1mm。
所述的无纺布为水刺无纺布,厚度30-40g/m2。
硅凝胶是一种粘稠的有流动性的液体,而无纺布为一种透气透水的网状结构,在一般的操作中,无法直接将硅凝胶刮涂于无纺布表面,而本申请则以离型基材作为载体,先将硅凝胶均匀涂覆于离型基材上,经过一定时间烘箱加热后,硅凝胶由外而内逐渐发生固化,朝向离型基材的硅凝胶依旧呈液态,而朝外的硅凝胶则达到半固化状态,此时,将无纺布复合在硅凝胶层上并施加一定的压力,使硅凝胶嵌入无纺布的网状结构中,再第二次进入烘箱,使硅凝胶完全固化,最后成卷并分切成所需规格。在上述过程中,硅凝胶靠近离型基材的一侧受热最少,固化程度最弱,但在硅凝胶的粘合作用下,离型基材可以粘附在硅凝胶上,而在使用时,这种作用力不足以克服外力,从而保证了离型基材的顺利剥除,而硅凝胶与无纺布相互交叉形成复合结构,避免出现明显分层现象,保证使用牢固程度的同时,也有利于发挥其透气性。
本申请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如下:
(1)本申请主要由无纺布层、硅凝胶层和离型基材构成,且在使用时离型基材是可以剥除的,即使用状态时仅有无纺布层和硅凝胶层两层,结构更少,采用的生产工艺可以更简单,降低了生产成本,可适应工业化批量生产。
(2)本申请生产出的产品透气性更佳,更易于贴合患者部位。本申请在保存时,由无纺布层、硅凝胶层和离型基材三层结构,而使用时则只有无纺布层、硅凝胶层两层结构,且硅凝胶层复合在无纺布层上,结构均匀,确保隔断病菌的同时,无纺布层和硅凝胶层均可实现了良好的透气性,与皮肤的贴合性良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的截面图。
其中标号:1. 无纺布层;2. 硅凝胶层;3.离型基材。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一种医用硅凝胶胶带,结合图1,包括无纺布层1、硅凝胶层2和离型基材3,无纺布层1、硅凝胶层2和离型基材3自上而下依次设置,且硅凝胶层2是由半固态硅凝胶复合在无纺布层1上形成,离型基材3贴覆于硅凝胶层2上;使用时,将离型基材3剥离,硅凝胶层2直接贴覆于皮肤上。
其中,本实施例中,离型基材3为氟素离型膜,厚度0.1mm,硅凝胶上胶量为100g/m2,无纺布为水刺无纺布,厚度35g/m2。
步骤A:将硅凝胶按以上上胶量在涂胶机上涂到氟素离型膜离型面上;
步骤B:第一次烘箱加热,烘箱温度设置为80℃,加热时间为2min;
步骤C:将无纺布复合到硅凝胶表面;
步骤D:第二次烘箱加热,烘箱温度设置为120℃,加热时间为4min,最后收卷分切成相应规格。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设置和工作原理相同,区别在于:离型基材3为氟素离型膜,厚度0.1mm,硅凝胶上胶量为75g/m2,无纺布为水刺无纺布,厚度40g/m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振德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振德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971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农业大棚智能监控系统
- 下一篇:一种小型泳池水环境监测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