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艾灸坐筒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97804.3 | 申请日: | 2016-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371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李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鹏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5699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艾灸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保健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艾灸坐筒。
背景技术
艾灸疗法在我国己有上千年的历史,艾灸是通过艾条或艾绒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热效应,将热量和药物有效成份传递到人的经络系统,作用于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的病变部位,多方位、多功能和多形态地调整人体机能,调动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达到治疗和保健的目的。
目前中医临床上常使用艾灸坐筒治疗妇科疾病有很好疗效,但在筒内燃烧艾条或艾绒,存在以下缺点:1、在治疗过程中,艾条与艾灸部位的距离不好调节造成艾热量不好控制,过热会引起患者皮肤剧痛,热量不足影响艾疗的效果;2、艾条燃烧末端燃烧不尽就得丢弃,导致艾条的浪费;艾灸的高度不好控制,效果不尽如人意;燃烧后的艾草灰烬容易掉落,比较影响卫生。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艾灸坐筒。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艾灸坐筒,包括外筒、支撑腿,支撑腿支撑外筒,所述外筒内部设置隔热层,隔热层上有隔热层上盖,外筒的侧面设置上下进气孔,外筒顶部设置上盖,上盖上设置多个上盖出气孔,隔热层上盖有多个隔热层排气孔,所述外筒的底部中心设置通孔,通孔内穿过固定杆,在固定杆上插入艾灸柱。
通过旋转上盖,上盖上的出气孔与隔热层上盖上的排气孔的相对位置改变,来调节出气孔的大小,从而调节艾灸柱燃烧火力的大小。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外筒为正六面体结构,隔热层为圆柱体结构。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固定杆上带有螺纹,与外筒上带螺纹通孔配合,转动固定杆来调节艾灸柱高度,当艾灸柱快燃烧完时,调节固定杆,使得艾灸柱上移,更接近外筒上部,而不需要将剩下的艾柱扔掉,更节省艾草。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隔热层上盖下表面通过螺钉固定有一隔热片,隔热片上对应隔热层排气孔位置处设有形状大小一样的隔热片排气孔。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外筒为木质材质,所述隔热层材质为金属铝,所述外筒和隔热层之间的间隙3-4mm。铝较轻,且隔绝热量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比较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旋转上盖,上盖上的出气孔与隔热层上盖上的排气孔的相对位置改变,来调节出气孔的大小,从而调节艾灸柱燃烧火力的大小。
(2)本实用新型通过可调节高度的固定杆,可以调节艾灸的温度,满足不同的人的需求,也可以更有效利用艾草,不管多短的艾草都可以使用,而不需要将剩下的艾草扔掉;燃烧过的艾草灰烬不会掉落在地上或人体上,更卫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筒,2、进气孔,3、上盖出气孔,4、上盖,5、隔热层排气孔,6、隔热片排气孔,7、隔热层上盖,8、隔热片,9、隔热层,10、艾灸柱,11、固定杆,13、支撑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1,如图1-2,一种艾灸坐筒,包括外筒1、支撑腿13,支撑腿13支撑外筒1,所述外筒1内部设置隔热层9,隔热层9上有隔热层上盖7,外筒1的侧面设置上下进气孔2,外筒1顶部设置上盖4,上盖4上设置多个上盖出气孔3,隔热层上盖7有多个隔热层排气孔5,所述外筒1的底部中心设置通孔,通孔内穿过固定杆11,在固定杆11上插入艾灸柱10。
通过旋转上盖4,上盖4上的出气孔3与隔热层上盖7上的排气孔5的相对位置改变,来调节出气孔3的大小,从而调节艾灸柱10燃烧火力的大小。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外筒1为正六面体结构,隔热层9为圆柱体结构。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固定杆11上带有螺纹,与外筒1上带螺纹通孔配合,转动固定杆11来调节艾灸柱10高度,当艾灸柱10快燃烧完时,调节固定杆11,使得艾灸柱10上移,更接近外筒1上部,而不需要将剩下的艾灸柱10扔掉,更节省艾草。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隔热层上盖7下表面通过螺钉固定有一隔热片8,隔热片8上对应隔热层排气孔5位置处设有形状大小一样的隔热片排气孔6。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外筒1为木质材质,所述隔热层9材质为金属铝,所述外筒1和隔热层9之间的间隙3mm。铝较轻,且隔绝热量效果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鹏,未经李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978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共享车辆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具有防盗功能的快速通过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