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转炉下料用扇形阀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98154.4 | 申请日: | 2016-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981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1 |
发明(设计)人: | 刘循强;程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04 | 分类号: | F16K3/04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40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炉 下料用 扇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扇形阀,尤其涉及一种转炉下料用的扇形阀。
背景技术
腭式扇形阀适用于堆比重≤2.5t/m3的各类矿石、煤炭、焦炭、灰渣、化工产品等散状物料卸料,广泛应用于建材、冶金、化工、玻璃等行业。如图1所示,腭式扇形阀由扇形阀本体、扇形阀板、轴、齿轮、密封件和执行机构等部件构成;其中扇形阀板为2个并列设置,2个扇形阀板的转动轴外侧分别设有主动齿轮和被动齿轮,对应主动齿轮一侧的扇形阀板底部设摇杆,执行机构推动摇杆,使对应的扇形阀板转动,主齿轮通过被动齿轮带动另一侧的扇形闸板转动,从而使两个扇形阀板同时向两边开启,物料随即下落;待卸料完成后,再由执行机构带动摇杆反向移动,使2个扇形阀板复位,截停下落的物料。
转炉炼钢系统中的转炉常采用腭式扇形阀卸料,腭式扇形阀2个扇形阀板之间的传动为开式齿轮传动,驱动机构为单气缸驱动;但是因为腭式扇形阀的2个扇形阀板之间的传动为开式齿轮传动,在转炉生产时固有的高温、高粉尘环境下,经常导致齿轮润滑失效、齿轮间隙被粉尘卡阻或齿轮折断等故障,齿轮使用寿命一般不超过3个月,严重影响了转炉的正常生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转炉下料用的扇形阀,2个扇形阀板分别通过独立的执行机构驱动,通过控制系统联动保证其动作的同步性;避免了因开式齿轮传动造成的扇形阀故障,大大减少了扇形阀的检修次数,保证了转炉生产的正常进行。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转炉下料用扇形阀,包括扇形阀本体、扇形闸板、转动轴和执行机构;所述扇形阀本体安装在转炉下料口下方,其顶部与转炉下料口相连通,底部设2个扇形阀板;2个扇形阀板分别通过对应的转动轴固定在扇形阀本体上,并分别由对应的执行机构驱动。
所述执行机构为气动、电动、液动或电液动执行机构。
所述扇形阀本体两侧分别设有悬臂支架,执行机构的固定端分别固定在2个悬臂支架上,伸出端与扇形阀板底部摇杆铰接。
所述2个扇形阀板对应的2个执行机构通过控制系统实现联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个扇形阀板分别通过独立的执行机构驱动,通过控制系统联动保证其动作的同步性;避免了因开式齿轮传动造成的扇形阀故障,大大减少了扇形阀的检修次数,保证了转炉生产的正常进行。
附图说明
图1是转炉下料常用腭式扇形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转炉下料用扇形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扇形阀本体; 2.悬臂支架; 3.执行机构; 4.摇杆 ;5.扇形阀板; 6.主动齿轮; 7.被动齿轮; 8.转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转炉下料用扇形阀,包括扇形阀本体1、扇形闸板5、转动轴8和执行机构3;所述扇形阀本体1安装在转炉下料口下方,其顶部与转炉下料口相连通,底部设2个扇形阀板5;2个扇形阀板5分别通过对应的转动轴8固定在扇形阀本体1上,并分别由对应的执行机构3驱动。
所述执行机构3为气动、电动、液动或电液动执行机构。
所述扇形阀本体1两侧分别设有悬臂支架2,执行机构3的固定端分别固定在2个悬臂支架2上,伸出端与扇形阀板5底部摇杆4铰接。
所述2个扇形阀板5对应的2个执行机构3通过控制系统实现联动。
所述扇形阀板5与扇形阀本体1之间还设有密封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9815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GRC墙板的运输工具
- 下一篇:毛刺气缸套自动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