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循环体模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98734.3 | 申请日: | 2016-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929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尹勇;李然;岳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标标准技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5/20 | 分类号: | G01N25/20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53 | 代理人: | 杨军 |
地址: | 20003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循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有源医疗器械安全检测标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涉及医用电热毯、电热垫和电热床垫等加热设备传热系数测量的水循环体模。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与高速发展,医疗器械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在某些病症的治疗过程中,需要保证患者体温稳定,为了让病人的体温维持在一定数值,各类医用电热毯、电热垫和电热床垫等加热设备的应用非常广泛。基于以上情况,供热设备的自身安全、有效性对患者治疗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医用电热毯、电热垫和电热床垫等加热设备的使用对象为病人,其安全、有效的特点要依靠检测方法和测试手段来保证的。其中,加热设备的两个指标为:热源到接触面、接触面到热源热传导量。以上两个指标是关乎加热设备的使用性能及安全有效的最重要的检测项目,热源到接触面、接触面到热源的热传导量在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中都有相关的要求,其值是判断医用电热毯、电热垫和电热床垫等加热设备是否安全有效的重要判断依据。
一般在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中,给出了理论上的测试方法及手段,而具体的用什么样的设备和装置,标准中并未涉及。目前,各个检测机构测试以上所述的项目并没有一个固定的装置或者设备,并且检测时会遇到各种复杂及不可控的因素。查阅文献及相关资料,实现水温恒定不变的方式常用的有电阻丝加热和利用化学反应加热,两种方法因其不能够保证一定面积内水温完全恒定,且成本高昂。本实用新型中,基于长期摸索、反复试验、利用水循环的方式,基本上能够保证标准测试中所要求的,实现温度、体积可以控制在测试者所需要的示值。该项实用新型,可以解决这一领域的难题,整套设备及装置便携、准确度高,能够出色的完成测试所需要的材料。
根据国际标准IEC 80601-2-35和国家标准YY 0834-2011中所要求的,测试者需要使用2L由塑料材质制成的容器,并且保持一定温度一定时长。因此,实现此过程,现有的检测体模是没有的,其需要通过使用恒温槽提供适当温度的水,利用微型电动隔膜泵进行引流袋中水的循环,从而保证标准中所要求水的体积和温度达到平衡状态,使用塑料材质的引流袋可以满足标准中的要求,红外传感温度计可以随时监测水温,从而使温度监测更直观。因此,若可以定量的分析和判断被测试加热设备是否符合产品专业标准中的要求,从而保证加热设备安全、有效、造福于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水循环体模,实现了整个检测设备便携、价廉、能够很好的满足标准中的参数要求,整个测试过程中可控性较好,可操作性强,在此类医疗器械测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
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水循环体模,包括恒温箱1、水路电路控制盒2、微型电动隔膜泵、引流袋3及红外传感温度计4,所述恒温箱1的进水口通过进水管道5连接引流袋3的出水侧,所述恒温箱1的出水口通过出水管道6连接引流袋3的进水侧,所述进水管道5、出水管道6上连接有水路电路控制盒2,所述水路电路控制盒2内设有微型电动隔膜泵,所述微型电动隔膜泵用于循环抽取恒温箱1和引流袋3中的水,所述引流袋3上连接有用于监测水温的红外传感温度计4,所述恒温箱1、微型电动隔膜泵、引流袋3形成一个闭环系统。
所述水路电路控制盒2通过线路连接供电分配装置7。
所述微型电动隔膜泵包括第一水泵8、第二水泵9,所述第一水泵8连接在进水管道5上,所述第二水泵9连接在出水管道6上。
所述引流袋3采用塑料材质制成。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通过恒温箱提供一定温度的水,可以得到定量定温的水,并可以长久保持恒定温度模式,使用微型电动隔膜泵,进行水循环,则有效的保证了标准中所要求水的体积和温度达到平衡状态,使用塑料材质的引流袋可以很好的让水形成对流,使温度均匀,体积均衡,红外温度计的使用可以实时监控温度示数,从而使测试更加精确;综上,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水循环体模实现了整个检测设备便携、价廉、能够很好的满足标准中的参数要求,整个测试过程中可控性较好,可操作性强,在此类医疗器械测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水循环与热交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在环境温度线实测数小时所呈现的检测点的温度趋势图;
图中:1、恒温箱 2、水路电路控制盒 3、引流袋 4、红外传感温度计 5、进水管道 6、出水管道 7、供电分配装置 8、第一水泵 9、第二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以下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标标准技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未经通标标准技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987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