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锰钢辙叉生产用浇注砂箱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00128.0 | 申请日: | 2016-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299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9 |
发明(设计)人: | 曹衍学;王小帆;吕宇鹏;王长谋;吴建华;陈辉;侯建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远大特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21/00 | 分类号: | B22C21/00;B22C9/08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7205 | 代理人: | 伦文知 |
地址: | 253000 山东省德***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锰钢 辙叉 生产 浇注 砂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高锰钢辙叉,尤其是一种高锰钢辙叉生产用浇注砂箱。
背景技术
辙叉是铁路道岔系统的关键部件,高锰钢辙叉以其独有的特性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应用。随着我国铁路运营里程、运载重量和速度的不断增加,高锰钢辙叉的规格品种不断发生变化,对高锰钢辙叉的质量要求随之快速提高。目前,生产高锰钢辙叉普遍采用悬吊钢包+平做倾斜浇注方式,如图1所示,悬吊钢包浇注使钢包脱离加热条件,钢液暴露于大气环境,造成生产过程中浇注参数(浇注温度、流速和压力)不可控;平做倾斜浇注方式中,冒口位于辙叉单侧,补缩条件不好,造成铸造缺陷(包括背部缩松、缩孔、气孔、夹渣和晶粒粗大等)富集于产品内部和表面,严重影响了产品的性能、质量和寿命,对铁路列车安全可靠运行带来隐患,这就是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高锰钢辙叉生产用浇注砂箱,采用该浇注砂箱铸造的高锰钢辙叉产品内部夹渣和气孔数量明显减少,有效的提高了产品质量。
本方案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该高锰钢辙叉生产用浇注砂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置有辙叉型腔以及与辙叉型腔并行设置的立浇道,所述立浇道与辙叉型腔之间设置有多个与两者相通的内浇道。
上述内浇道自立浇道向辙叉型腔由下向上倾斜。
各个内浇道的中心线与立浇道的中心线之间具有相等的夹角α。
上述夹角α的取值范围为70°≤α≤80°。
上述夹角α的取值为α=75°。
上述箱体的顶部设置有与辙叉型腔相通的发热冒口,所述发热冒口内设置有发热覆盖剂。
上述发热冒口包括位置在下的直筒发热冒口和位置在上的缩颈发热冒口。
上述立浇道的顶部设置有浇口杯。
上述箱体包括上箱体和下箱体,上箱体和下箱体通过砂箱卡子连接固定。
上述上箱体和下箱体之间的分箱面与辙叉型腔的侧面中心线共面。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可根据对上述方案的叙述得知,该高锰钢辙叉生产用浇注砂箱中,箱体内设置有辙叉型腔以及与辙叉型腔并行设置的立浇道,所述立浇道与辙叉型腔之间设置有多个与两者相通的内浇道。采用这种结构形式后,浇道全部埋设于砂箱内部,且内浇道与立浇道形成阶梯式浇注结构,这样的设计使钢液的填充由下往上依次完成,优先保证高锰钢辙叉关键部位的填充效果和补缩效果,使钢水凝固过程中晶粒细化,高锰钢辙叉产品内部夹渣和气孔数量明显减少,极大的提升了高锰钢辙叉的质量。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高锰钢辙叉浇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浇口杯,2-发热覆盖剂,3-发热冒口,4-立浇道,5-内浇道,6-辙叉型腔,7-砂箱卡子,8-箱体,9-分箱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一种高锰钢辙叉生产用浇注砂箱,如图所示,它包括箱体8,所述箱体8内设置有辙叉型腔6以及与辙叉型腔6并行设置的立浇道4,立浇道4的顶部设置有浇口杯1。所述立浇道4与辙叉型腔6之间设置有多个与两者相通的内浇道5。其中,内浇道5自立浇道4向辙叉型腔6由下向上倾斜,各个内浇道5的中心线与立浇道4的中心线之间具有相等的夹角α,夹角α的取值范围为70°≤α≤80°,优选夹角α的取值为α=75°。
所述箱体8的顶部设置有与辙叉型腔6相通的发热冒口3,所述发热冒口3内设置有发热覆盖剂2,发热冒口3包括位置在下的直筒发热冒口和位置在上的缩颈发热冒口,可以根据补缩需要增加或减少直筒发热冒口的数量。生产中,可以根据浇注产品的规格和补缩的需要采用不同形式和不同规格的发热冒口3。与现有技术中的侧面多发热冒口3相比,该箱体8采用顶部单发热冒口3,这种结构的发热冒口3有利于钢液中夹渣上浮和辙叉型腔6内的气体排出,铸件成型后,直接将顶部发热冒口3切除,保证了高锰钢辙叉本体的质量。
所述箱体8包括上箱体和下箱体,上箱体和下箱体通过砂箱卡子7连接固定,上箱体和下箱体之间的分箱面9与辙叉型腔6的侧面中心线共面,即箱体8从辙叉型腔6的中间分开,以便于砂箱的制作和砂箱的打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远大特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远大特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001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震压式造型机系统
- 下一篇:一种金属锂铸锭自动生产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