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隔离型环保捕鼠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00134.6 | 申请日: | 2016-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653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1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M23/08 | 分类号: | A01M23/08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吴志龙 |
地址: | 363105 福建省漳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隔离 环保 捕鼠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隔离型环保捕鼠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捕鼠器常见的有囚笼式、电击式、夹压式、穿刺式等,上述捕鼠器制作较难、材料要求高、浪费资源、安全性低、易误伤家畜或小孩,且多容易对老鼠发生伤害造成二次污染而引起造成病毒、细菌等的传播几率大大增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改进,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捕鼠器常见的有囚笼式、电击式、夹压式、穿刺式等,上述捕鼠器制作较难、材料要求高、浪费资源、安全性低、易误伤家畜或小孩。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是:一种隔离型环保捕鼠器,包括具有开口的瓶体,所述瓶体中部下端铰接有一支撑座使瓶口在瓶体后部重力作用下上扬,所述瓶口前侧设有低于瓶口中心高度的挡板,所述挡板前侧具有引导老鼠爬入瓶口的引板,所述引板上端一端置于地面另一端搭于挡板上沿,所述瓶体后侧设有一笼体,所述笼体与瓶体末端相向面具有相互连通的通孔,所述笼体内设有使通孔关闭的阻隔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阻隔机构为设置于笼体中部的闸板,所述闸板上端具有伸出笼体的拉手。
进一步的,所述阻隔机构为设置于笼体中部隔板,所述隔板上端与笼体内部经扭簧铰接,所述隔板后侧设有固定于笼体上端的档杆。
进一步的,所述瓶底的通孔位于下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用老鼠钻进捕鼠器的容器后,因自身重力,借助于杠杆原理,被挡板封住出口,无法逃出容器,便可将其活捉;捕鼠过程中,老鼠无伤害、不流血,再利用笼体配合实现瓶体的重复利用,人员不与老鼠直接接触,从而大大减少了病毒、细菌等的传播感染几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实施例一初始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老鼠进入后在瓶口处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笼体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隔离型环保捕鼠器,包括具有开口的瓶体10,所述瓶体10中部下端铰接有一支撑座20使瓶口在瓶体后部重力作用下上扬,所述瓶口前侧设有低于瓶口中心高度的挡板30,所述挡板30前侧具有引导老鼠爬入瓶口的引板40,所述引板上端一端置于地面另一端搭于挡板上沿,所述瓶体后侧设有一笼体50,所述笼体50与瓶体10末端相向面具有相互连通的通孔,所述笼体内设有使通孔关闭的阻隔机构。
当老鼠从引板40进入瓶体10后用于重力作用瓶体10向下转动从而挡板30挡住瓶口使老鼠无法跑出,老鼠会由笼体50与瓶体10末端相向面具有相互连通的通孔进入笼体50内。
实施例一,所述阻隔机构为设置于笼体中部的闸板510,所述闸板上端具有伸出笼体的拉手。手动操作时将闸板510压下即可防止进入笼体内的老鼠再回到瓶体10内。
实施例二,所述阻隔机构为设置于笼体中部隔板520,所述隔板上端与笼体内部经扭簧铰接,所述隔板后侧设有固定于笼体上端的档杆530,隔板520相当于单向门,由于挡板530的格挡导致老鼠无法返回瓶体10内。
为了方便老鼠进入笼体50,所述瓶底的通孔位于下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未经厦门大学嘉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001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农药喷洒装置
- 下一篇:一种单通道玻璃窑炉烟气脱硝装置及其脱硝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