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输出过压锁死保护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00205.2 | 申请日: | 2016-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115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邱子键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金莱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3/20 | 分类号: | H02H3/2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中正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44231 | 代理人: | 叶永清 |
地址: | 529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输出 压锁死 保护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电路,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输出过压锁死保护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多种电子产品和多种电子消费品大量出现,进入到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工作中。开关电源作为一种通用电源,是各种电子设备小型化和低成本化必不可却小的一种电源方式,已成为当今主流电源,以其轻、薄、小和高效率等特点为人所熟悉,但同时带来噪声干扰的种种危害,它的传导噪声、辐射噪声会波及整机安全,有时会干扰一些CPU指令,引起系统的误操作,严重时还会引起系统的颠覆性破坏,同时电网的波动会引起电源启动时产生很大的浪涌电流冲击,容易引起产品损坏。当开关电源内部稳压环路出现故障或者由于用户操作不当引起输出过压现象时,容易损坏后级用电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输出过压锁死保护电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输出过压锁死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过压反馈回路和锁死回路;所述的锁死回路的信号输入端与过压反馈回路的信号输出端通过光耦连接;锁死回路包括第一三极管和第二三极管,所述第一三极管与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集电极互相连接,第二三极管基极为锁死回路的信号输入端,第二三极管的射电极用于对开关电源IC输出关断信号。
优选的,所述的过压反馈回路包括稳压二极管、第三电阻;所述的稳压二极管的负极接在开关电源输出端、正极通过第三电阻连接光耦后接地。
优选的,所述的锁死回路第一三极管是PNP三极管,第二三极管是NPN三极管;VCC依次通过第五电阻、第六电阻、NPN三极管集电极、NPN三极管射电极和第七电阻后接地,NPN三极管射电极连接开关电源IC的关断脚;VCC依次通过第一电阻、PNP三极管射电极、PNP三极管集电极、第二电阻和第八电阻后接地;第五电阻与第六电阻之间的连接点连接PNP三极管基极,第二电阻与第八电阻的连接点连接NPN三极管基极;VCC通过第四电阻、光耦输入后通过第八电阻接地。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通过光耦输入快速检测到过压输出,然后两个三极管的特有连接方式使其任一导通后都互相维持基极工作电平,使开关电源IC的关断脚能持续得到高电平而关断开关电源的输出。完全锁死开关电源可有效保护后级的接入电路,以及后级的高价值高灵敏元件。要使开关电源回复工作只能断开VCC连接,确保开关电源不会自动重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输出过压锁死保护电路,如图1所示,包括稳压二极管Z1、第三电阻R3组成的过压反馈回路,所述的稳压二极管Z1的负极接在开关电源输出端U0、正极通过第三电阻R3连接光耦OT1后接地。
锁死回路的第一三极管是PNP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是NPN三极管Q2;VCC依次通过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NPN三极管集Q2电极、NPN三极管Q2射电极和第七电阻R7后接地,NPN三极管Q2射电极连接开关电源IC的关断脚;VCC依次通过第一电阻R1、PNP三极管Q1射电极、PNP三极管Q1集电极、第二电阻R2和第八电阻R8后接地;第五电阻R5与第六电阻R6之间的连接点连接PNP三极管Q1基极,第二电阻R2与第八电阻R8的连接点连接NPN三极管Q2基极;VCC通过第四电阻R4、光耦OT1输入后通过第八电阻R8接地。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输出过压锁死保护电路,其工作过程和原理是:当开关电源输出电压Uo升高时,稳压管Z1导通,驱使光耦OT1导通,经过光耦反馈到锁死回路,提供基极电流给NPN三极管Q2导通;由于NPN三极管Q2的导通,PNP三极管Q1基极电压降低也导通,Vcc电压经第一电阻R1、PNP三极管Q1和第二电阻R2使NPN三极管Q2始终导通,开关电源关断脚始终是高电平,当关断脚检测为高电平时开关电源停止工作;开关电源输出锁死。当开关电源输出锁死时,需断开VCC电压,电源才能恢复正常工作。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变形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金莱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金莱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002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涂敷设备以及用于这种涂敷设备的涂敷装置
- 下一篇:用于涂覆基材的方法和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