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嵌件式耦合棒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00316.3 | 申请日: | 2016-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949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陈剑绿;郭学蓉;刘钧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广顺网络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P5/12 | 分类号: | H01P5/12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32237 | 代理人: | 贺翔,刘辉 |
地址: | 2111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嵌件式 耦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信息和移动通讯技术领域中的网络优化产品耦合器中的一种配件,具体是一种嵌件式耦合棒。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二十多年来的高速发展,现有的城市的高楼大厦的通信室内分布系统已有多个运营商布线,大量的使用了耦合器器件。例如:移动运营商的2G网络, 3G网络及4G网络,联通运营商的2G网络, 3G网络及4G网络,电信运营商的2G网络, 3G网络及4G网络,还有未来正在建设中的5G网络等。随着网络信号越来越多,相应地耦合器使用越来越多。耦合器被广泛应用在微波射频领域,现有的耦合器存在严重的产能不足的问题。嵌件式耦合棒作为耦合器的一种重要部件,可以大大提高耦合器的生产产能,且不影响产品的性能。故此,如果采用经过适应性改进的嵌件式耦合棒可以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嵌件式耦合棒,该嵌件式耦合棒应用于耦合器,可大大提高耦合器的生产效率,并解决生产一致性问题。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嵌件式耦合棒,包括主耦合棒、副耦合棒、聚全氟乙炳烯条和聚全氟乙炳烯条;在所述主耦合棒和副耦合棒之间通过嵌件式注塑方式注塑成型第一聚全氟乙炳烯条及第二聚全氟乙炳烯条, 使主耦合棒,副耦合棒通过聚全氟乙炳烯条连接在一块,并在主耦合棒和副耦合棒之间留有间隙(耦合度间隙)。聚全氟乙炳烯条一般为方块条。
进一步的,所述主耦合棒和副耦合棒均为铝合金冲压件镀银。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聚全氟乙炳烯条和第二聚全氟乙炳烯条均穿过主耦合棒和副耦合棒。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嵌件式耦合棒,利于耦合器生产时一致性,且生产效率高,因采用了嵌件式注塑的工艺,产品性能更稳定,提高了耦合器产品在网使用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的嵌件式耦合棒使用铝合金材料和聚全氟乙炳烯为主体材料,铜及银为辅助材料。在-25℃到55℃的工作环境下可以保证耦合度精度控制在±0.15dB 以内。生产效率比传统生产可提高25%以上,有利于网络优化产品耦合器大批量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嵌件式耦合棒产品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嵌件式耦合棒的主、副耦合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嵌件式耦合棒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嵌件式耦合棒,包括主耦合棒1、副耦合棒2、第一聚全氟乙炳烯条3和第二全氟乙炳烯条4, 主耦合棒1和副耦合棒2之间通过嵌件式注塑方式注塑成型第一聚全氟乙炳烯方块3及第二聚全氟乙炳烯方块4,并使主耦合棒1和副耦合棒2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耦合间隙)。因采用了嵌件式注塑工艺,使主耦合棒1和副耦合棒2之间耦合间隙的精度得到保证,从而避免了耦合度变化的一致性差的情况。
如图2所示,主耦合棒1和副耦合棒2采用了铝合金冲压方式,大大提高了生产的效率,铝合金为了焊接采用先镀铜后镀银的方式,使铝合金耦合棒焊接可靠性保证。
本实用新型使用铝合金材料和聚全氟乙炳烯为主体材料,铜及银为辅助材料。在-25℃到55℃的工作环境下可以保证耦合度精度控制在±0.15dB 以内。生产效率比传统生产可提高25%以上。有利于网络优化产品耦合器大批量生产。
本实用新型具体应用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广顺网络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广顺网络通信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003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过电磁控制的机电加工机构
- 下一篇:微晶铜球全自动液压成型机